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132 lines (77 loc) · 7.8 KB

三:申请需要的几大材料.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132 lines (77 loc) · 7.8 KB

出国申请总结(Computer Science)

第三篇:申请需要的几大材料

本文的主要目的是,勾勒出国申请所需的长期准备的轮廓。

申请季的时间线属于短期的时间线,后续文章再谈。

长期规划时间线

本来想把这节放到最后,但是为读者考虑,还是放前面吧。所以,这节的部分内容可能需要看下文才好理解。

  1. 主线1(英语考试):基础好的同学尽早开始吧,托福有效期短,大三再考,但是可以早点学;底子在,裸考都行。每个英语考试都有可能需要考不止一次(尤其是托福)。大三暑假前最好拥有一个能用的英语成绩。
  2. 主线2(经历储备):CS申请相关的经历主要有4类:
  • 学业
  • 科研(本校科研,暑研,也可以直接找海外导师做科研)
  • 实习(大二暑假或者大三暑假)
  • 教学(大三开始当助教的机会还是很多的)
  • 此外,必要的时候可以参加一些比赛(虽然除了ACM-ICPC这种举世闻名的,其他比赛也没什么用,但是比赛经历对CS学习本身有重要帮助)。这些经历自然会成为3封推荐信的来源。虽然推荐信只需要3封,但是最好储备至少4封
  1. 主线3(了解海外高校):这其实可以分为多个层次和多个方面,比如说最开始就是了解项目,然后接下来就就业硕和PhD就很不一样了。早点开始了解,我觉得大二学生就该对顶级项目有所耳闻了。
  • 就业硕:curriculum(培养方案)和course list。进一步就是了解课程本身。 关于就业硕如何了解海外高校,后续文章细谈)。
  • PhD:每个学校有哪些目标实验室和导师,导师的研究方向、性格、connection、funding怎么样,etc。
  1. 主线4(人脉储备):结识同样有志于出国的同学,还有出国的学长学姐。此外,老师也非常宝贵!有些老师会对申请提出宝贵的建议。

显然,最重要的必然是心理准备,你需要变得determined,且对风险和不确定性拥有足够的心理耐受能力。毕竟,出国的任何一条路,大概相比保研的大多数路线,风险都要高得多。

下面谈谈客观需要的几样材料。

GPA和课程

对于就业硕和PhD,需要准备的程度不同。学术硕和PhD一样。

PhD

先说PhD,认真地说,除非导师有什么特别要求,要不然3.6足以上最好的学校。如果要用今年的数据说话的话,那么今年四大PhD的录取者有不止一位GPA在3.7左右。

当然,如果科研不算特别强的话,极高的GPA排名在一些老师那里有可能成为加分项。

此外,有些方向双学位是加分项。

Course-based Master

GPA是就业硕申请的核心。

但是有几点值得注意:

  1. 对于CS申请,关键是排名,而不是GPA本身。可以找教务开排名证明。牢记,筛选的时候,排名和本科学校是放一起考虑的,所以不用操心“北大GPA比其他学校低怎么办”。尤其是对于顶级项目,北大的title是难以比拟的优势(有些项目基本上只录清北),这在我身边的同学身上得到了充分的印证。
  2. GPA边际效用递减很严重。不用纠结“是不是非得年级前几”。当你成为这个项目里GPA最高的北大申请者的时候,你的瓶颈大概率已经不是GPA了。 我以前对此有疑惑,学长学姐的回答是“申请是一个综合的过程”,我在申请结果揭晓的时候终于明白这句话的意思了;答案的关键,就在于GPA在达到一定的threshold之后就不再是木桶短板了。
  3. 没必要对GPA和排名斤斤计较。从对方学校的老师的角度出发想想,人家真的会在乎那么一点点的GPA差距?谁不知道考试存在随机因素啊。
  4. 该有的核心课程一定要出现在成绩单上,尤其是别轻易把操作系统这种核心课程放大四。
  5. 水课刷分意义有限,尤其是这门课不是专业课的时候。

推荐信

你需要3封推荐信,至少2封来自学术界。

推荐信是PhD申请最重要的材料(没有之一!)。至于就业型master,那绝大多数时候推荐信不怎么重要(少数项目,如CMU MSCS除外,之后的文章会谈及;当然,如果GPA比较低,那大牛的强推或许有逆天改命的效果)。

一封好的推荐信(尺度有两个:推荐人的connection和推荐信强度)足矣,不需要三封都强。

常见的推荐信来源:

  1. 科研(实验室导师,暑研导师)
  2. 助教
  3. 课程(Do Well in Class这种属于凑数推荐信)
  4. 实习

建议:

  1. 推荐信的构成尽可能多样化一点。
  2. 只要有一封好的推荐信,剩下的推荐信实在不行凑数也行。

常见的坑:

  1. 来自工业界的推荐信最好关注一下推荐人是不是博士以及推荐人的英文水平,要不然推荐人可能不明白推荐信的意义。
  2. 催促老师提交推荐信确实是个经常使人为难的问题,所以不仅要早点把推荐信链接发给老师,也要早些提醒老师提交(真的有老师错过deadline的!!)。
  3. 对于PhD申请者,最好找对应国家尤其是对应学校的老师要推荐信。比如,瑞士的推荐信在美国可能不太好用(考虑一下connection就明白为什么了)。

推荐信提交流程:

  1. 学生在申请页面填写推荐人信息(姓名,institution,title,email,phone)。
  2. 学生点击发送推荐信链接,这一步并不需要等到学生提交完申请表就能做(至少我遇到过的美国学校都是如此)。
  3. 老师的邮箱会收到一个提交推荐信的链接,一般来说,推荐信是以pdf形式提交的(当然,老师要怎么提交我们当然管不着),而且,很多学校还有给学生打分的环节。
  4. 老师提交推荐信以后,学生会收到提交成功的消息。

科研及publication

对于就业硕,科研只是一段经历,至于有没有产出,不重要。

我还是建议有机会的话认真体验一下科研,也观察一下学术界的运作方式和日常,看看和自己的想象有什么区别。

对于PhD,科研当然是核心了,不再赘述。

特别提醒

对于PhD申请,publication远远没有大众认为的那么重要;再强调一遍,PhD申请最重要的是推荐信(这里面也反映了connection)。根据常识想想吧,比如说系统的绝大多数方向,一作论文的产出有多么困难。

此外,也有publication很强(非常符合大众心目中的尺度)的同学申请不到四大的。所以什么最重要现在就很清楚了。

关于暑研

就业硕不需要暑研!与其暑研,不如去实习。北大老师的推荐信足以让你进入最好的就业硕项目。

此外,暑研推荐信是有风险的,如果贡献不够,且和老师不够熟,还是不要轻易要推荐信了(对于硕士,尤其是成绩不错的同学,强推没那么好用,黑推倒是很麻烦……)。

实习

PhD不需要实习,就业硕还是实习一下吧。

实习对于就业硕而言就是一段经历,但是,这是比科研经历更重要的经历。宁可没科研,不能没实习。

北大信科的同学要找到大厂实习并不困难。其实什么厂都不那么重要,只要是世界知名的企业就行了。

当然,实习最关键的还是工业界经历,这对于职业规划太重要了。

英语考试

放最后,意味着最不重要。

尤其是PhD,英语真的不重要。

GRE现在基本上不需要考,就算需要,也没听说过卡GRE的。

对于就业硕,托福总分102口语23也可以躺平了。PhD的话,争取总分100口语22就行。家考是可以的(有同学用家考成绩上了Stanford)。

关于英语考试,后续文章细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