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 read every piece of feedback, and take your input very seriously.
To see all available qualifiers, see our documentation.
Have a question about this project? Sign up for a free GitHub account to open an issue and contact its maintainers and the community.
By clicking “Sign up for GitHub”, you agree to our terms of service and privacy statement. We’ll occasionally send you account related emails.
Already on GitHub? Sign in to your account
根據昨天所說的 timeline,離課程開放報名沒多久了,至少課綱要盡力在那之前弄出來。這一兩個月有了一大堆想法想做,但差不多是時候要把那些發散的想法收斂起來了,畢竟時間有限,不可能把想做的都做,例如說之前講的工程師班可能要先拿掉了,還有一些挺有趣的機制也要先拿掉。
最要緊的應該是先把課綱跟時程都拉出來,其他的就再想吧!
突然覺得在課程開始前應該測一下學生的打字速度,中打跟英打都測一下,也沒什麼意義,純粹就好奇而已,但也可以順便看看過半年之後學生的英打速度會不會提升。
今天又收到了另一個學生的心得,裡面有提到說其實實體讀書會跟社群對學習的幫助滿大的,其實這點我有在想。
例如說用小樹屋月票幫大家每天租個空間,有興趣的人就可以直接到那邊去討論之類的,這樣最麻煩的場地問題就解決了,如果沒人去的話頂多過一個月我就月票不再續約,成本的話應該還行。如果有個人可以在那邊幫我回答問題就好了,但不太可能,而且我自己也不會在XD
第二期的時候有讓大家每天早上都仿效 stand up meeting,簡單說一下自己昨天做了什麼、今天要做什麼,然後我會同步到 slack 的一個 channel 上面去。
我突然想到如果能做一個專門給學生用的網站,然後在首頁就有個像動態時報的東西好像不錯,可以看到其他人今天都在做什麼。背後的意義是知道別人正在跟著你一起學習,應該有種有伴的感覺?而且實作上應該沒有很困難,這個我會認真考慮看看。
今天無意間看到了 xdite 的一篇文章:管理精力与幸运,裡面提到了 ORID 筆記這個東西,中文應該是翻作焦點討論法,然後 xdite 把這套用在自己跟學生的筆記上面。
這邊貼出他附的模板:
Objective 客观:
关于今天的课程, 你记得什么? 完成了什么?
Reflective 感受
你要如何形容今天的情绪 今天的高峰是什么? 今天的低点是什么?
Interpretive 解释反思
我们今天学到了什么? 今天一个重要的领悟是什么?
Decisional 决定行动
我们会如何用一句话形容今天的工作 有哪些工作需要明天继续努力?
細節可參考:初探 ORID 焦點討論法、如何使用ORID总结学习,加快进步?
看一看覺得挺不錯的,目前我打算第三期也把這個方法拿過來用,讓學生每天都寫一篇這個,應該還滿有趣的。
動靜樂團-相信未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uvR8-GBjDs
The text was updated successfully, but these errors were encountered:
如果有個人可以在那邊幫我回答問題就好了
那那個人工作經驗要夠豐富,不然一下就被問倒了XD
打字速度
話說我進來之前中英盲打都 50 以上,自己覺得速度是其次,至少要能夠盲打,不然會中斷寫 Code 的思緒。
實體活動
大概在課程第 4 - 8 周的時候,有和 Jay 還有其他同學舉辦過 2 次讀書會,個人覺得效果沒有很好,都是各自做各自的事,有問題才發問,如果要有實體聚會的話,可能需要有個討論的主題或加入能力分班的機制,同學間的進度如果不一樣,可能討論就不會那麼熱絡。
雖然是個爭議人物,但 xdite 的文章有些真的蠻實用的
Sorry, something went wrong.
@futianshen
其實應該也不用到超級豐富,可以回答一些基本問題跟指導學生 debug 就行,答不出來的可以一起找答案XD
也是,能不能盲打應該也順便讓學生填一下,滿好奇大家的打字速度。 我大概是中文 120 / 英文 50 左右
實體活動的部分你說的樣子其實比較像是我想像中的形式,就大家自己各做各的,重點是有問題的話有人可以討論,如果有個主題其實就比較像是讀書會或者是上課了,但這個我會再想想。
認同最後一句,有些文章真的實用,可以找到不少好東西。
中文 120 / 英文 50 左右 +1 有考TQC證照 XD
No branches or pull requests
收斂
根據昨天所說的 timeline,離課程開放報名沒多久了,至少課綱要盡力在那之前弄出來。這一兩個月有了一大堆想法想做,但差不多是時候要把那些發散的想法收斂起來了,畢竟時間有限,不可能把想做的都做,例如說之前講的工程師班可能要先拿掉了,還有一些挺有趣的機制也要先拿掉。
最要緊的應該是先把課綱跟時程都拉出來,其他的就再想吧!
打字速度
突然覺得在課程開始前應該測一下學生的打字速度,中打跟英打都測一下,也沒什麼意義,純粹就好奇而已,但也可以順便看看過半年之後學生的英打速度會不會提升。
實體空間的可能性
今天又收到了另一個學生的心得,裡面有提到說其實實體讀書會跟社群對學習的幫助滿大的,其實這點我有在想。
例如說用小樹屋月票幫大家每天租個空間,有興趣的人就可以直接到那邊去討論之類的,這樣最麻煩的場地問題就解決了,如果沒人去的話頂多過一個月我就月票不再續約,成本的話應該還行。如果有個人可以在那邊幫我回答問題就好了,但不太可能,而且我自己也不會在XD
動態時報
第二期的時候有讓大家每天早上都仿效 stand up meeting,簡單說一下自己昨天做了什麼、今天要做什麼,然後我會同步到 slack 的一個 channel 上面去。
我突然想到如果能做一個專門給學生用的網站,然後在首頁就有個像動態時報的東西好像不錯,可以看到其他人今天都在做什麼。背後的意義是知道別人正在跟著你一起學習,應該有種有伴的感覺?而且實作上應該沒有很困難,這個我會認真考慮看看。
ORID 筆記
今天無意間看到了 xdite 的一篇文章:管理精力与幸运,裡面提到了 ORID 筆記這個東西,中文應該是翻作焦點討論法,然後 xdite 把這套用在自己跟學生的筆記上面。
這邊貼出他附的模板:
Objective 客观:
关于今天的课程, 你记得什么?
完成了什么?
Reflective 感受
你要如何形容今天的情绪
今天的高峰是什么?
今天的低点是什么?
Interpretive 解释反思
我们今天学到了什么?
今天一个重要的领悟是什么?
Decisional 决定行动
我们会如何用一句话形容今天的工作
有哪些工作需要明天继续努力?
細節可參考:初探 ORID 焦點討論法、如何使用ORID总结学习,加快进步?
看一看覺得挺不錯的,目前我打算第三期也把這個方法拿過來用,讓學生每天都寫一篇這個,應該還滿有趣的。
本日歌曲
動靜樂團-相信未來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2uvR8-GBjDs
The text was updated successfully, but these errors were encount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