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ou signed in with another tab or window. Reload to refresh your session.You signed out in another tab or window. Reload to refresh your session.You switched accounts on another tab or window. Reload to refresh your session.Dismiss alert
除了回想以外,其實用手把重要的東西寫下來也是一個好方法,可以加深記憶。有鑑於此,我覺得之後的教學應該儘早讓大家習慣「手寫」程式碼,你可能會覺得這很無聊,工作的時候又不可能手寫程式碼。但如果今天把你的 IDE 拿掉、把你的自動完成拿掉,然後你就寫不出任何東西,你覺得這樣可以稱為工程師嗎?雖然說語法本來就只是輔助,功能跟想法才是重點,但不能慘到「什麼都寫不出來」,至少基本的語法:變數宣告、if、迴圈、函式這些要 ok 吧?
先跟大家分享一件有趣的事
在網站的根目錄通常會有個檔案叫做
robots.txt
,裡面的內容是來告訴爬蟲說哪些頁面可以抓哪些不能抓,爬蟲也不一定要遵守(但通常都會就是了)http://www.robotstxt.org/robotstxt.html
例如說 Facebook 的長這樣:https://facebook.com/robots.txt
但重點不是這個,重點是除了 robots.txt 以外還有一些有趣的,例如說 security.txt,可以拿來告訴大家說如果網站有漏洞該去哪裡回報:https://securitytxt.org/
還有 humans.txt,裡面可以記錄這網站是誰做的之類的:http://humanstxt.org/
上面這些有些應該有納入標準,有些之後可能會成為標準。但無論如何,都很有趣就是了。
接著來談談幾件我今天在想的事吧。
申論題
前天收到了一個學生的心得,裡面寫說:
我在每週的作業裡面都會附上簡答題,例如說:「Cookie 跟 Session 的差別是什麼?」、「position 有哪些不同的值?每一種是做什麼用的?」,針對這些問題有的學生可能當作以前唸書時做報告,直接 Google 然後複製貼上過來,太顯而易見的我通常都會跟他們說我不要複製貼上的答案,我要你自己寫的;但有時候看多了我也是懶得提醒(這要檢討)。
之後再開課的話要記得提醒大家簡答題不是讓你複製貼上用的,你可以附上文章來源,但答案必須是你自己親手寫出來的,就算是錯的或是不完整也好,至少讓我知道你理解在哪裡。自己寫出來的才是真的理解,而且在寫的過程中若是發現寫不出來,就會再回過頭去學習。這些都是直接複製貼上不會知道的事情。
免費與付費
這陣子想了一下免費或是付費對我來說的意義在哪,以及為什麼應該要免費(付費)?
其實我以前是走免費路線的,免費的教學做過不少次,也把以前教學的東西全部都免費公開出去。那時候的我想法很單純:
所以免費對我的優點是我覺得自己不用負起什麼責任,因為是免費的東西。對使用者的優點是不用付錢,可以免費取得資源。
好,上面已經說我「以前」是走這個路線,就代表現在不是了,現在的我會更傾向收費。因為我意識到了收費的一些「好處」,而且這些好處有時候不是只關乎於自己。
第一點,凡事都需要成本,我教學需要時間、錄影片需要時間,改作業也需要時間。這些都是我的時間成本。如果我全部都免費提供,把這些成本算進去的話,等於說是我虧本在做這件事情。
乍看之下其實沒什麼問題,只要我願意就好。但這其實對於永續經營是一件不好的事。假設我現在收費好了,那些收入可能可以讓我就算不工作也能養活自己,我就有更多事情來做教學這件事情,教學的品質就會持續提升,變成一個正向循環。
若是一直免費的話,我要怎麼提升教學品質?要嘛就是我付出更多時間,要嘛就是我自己花錢找人去做,但這兩者最後損耗的都是我,而不是消費者。這不是一個可以永續經營的模式,因為我一個人的能量總有一天會被消耗完。
所以收費對於永續經營來說是必要的(除非你有其他管道,例如說你是一個接受捐款的基金會,專門做普及程式教育的,這個就另當別論。但以這個來說,還是有人必須付出成本,就是那些捐款的人)
從這個我們可以延伸到第二點:「收費又怎麼了嗎?」
收費本來就是合情合理的事情,網路要錢、買書要錢、食物要錢,這些物質上的東西沒有什麼是你「應該」獲得的。免費的另一面其實就是「不是自己付費」,但終究是有人要付費的。
並不是說收費就萬惡,收費就是斂財就是騙錢,合理的收費本來就是應該的,這點是沒什麼問題的。
第三點,收費其實會有額外的好處。因為消費者知道這是要錢的,所以就會更加珍惜。
當然,還有另一種想法是:「哇,這是免費的,提供的人一定很佛心,我要好好珍惜!」,的確會這樣沒錯,但你覺得這種狀況多嗎?我也很想珍惜免費的東西,我也知道提供的人很好心,但我就是賤。免費的課程我買了沒看不會覺得怎樣,但是付費的課程沒看我就會覺得浪費錢,所以會更有動力上完。
我相信跟我一樣的人很多,花自己的錢才會更珍惜,因為那是自己付出的心血。別人的心血我們「知道」要珍惜,但卻不一定會珍惜,事實就是如此。所以收費的另一個好處是比起免費,消費者會更珍惜他們得到的東西,因為那是他們花「自己的」錢買來的。
所以我後來理解了一件事情,就是以我現在的狀態來說,收費反而更有好處。
一來可以補足我付出的成本,讓我不必一直單方面地燃燒自己;二來消費者能夠更珍惜買到的東西,會更有動力去上課。
但有一個前提很重要,那就是必須是「合理的」收費。
怎樣算合理?對我來說網購七天鑑賞期那個就很合理,當你收到東西以後七天內覺得不好用你就退錢。因為你在購買之前是看不到實品長什麼樣子的,所以收到之後不如預期也是有可能的事,在這種狀況下退費我也認為是合理的事。
所以我的課程收費模式才會那樣訂,30 天無條件退費。只要滿足這點,我認為都是合理的。
《大腦喜歡這樣學》書摘
這次摘的是 part1 的第三章跟第四章,摘到這邊整個 part1 就結束了。
這部分講的是跟記憶有關的東西,例如說你的大腦的「工作記憶區」最多大概就是存放七個或是四個記憶「組塊」,工作記憶區就是可以當作短暫存在你腦袋裡的記憶,只能存放的很少而且很快就會失效,例如說現在要你背一個電話號碼。
以前就有接觸過類似的東西所以這段算是複習,之前聽過一個數字是「7加減2」,是工作記憶可以存放的數量,跟書中講的大致上符合。這邊要特別注意的是上面用的詞是「區塊」,相似的東西會被放到同一個區塊。
舉個例子,今天如果要你背兩個電話號碼:0922871130、0910100204,如果你是一個數字一個數字背,可能就要記憶 20 個數字,非常有可能忘記。但如果你按照手機的規則來拆:0922-871-130 跟 0910-100-204,就等於是記憶 6 個區塊,記起來會比單個數字好記好多,因為你已經把那些數字組合在一起了。
或甚至再往下推,如果把手機號碼看成:09-228-711-30 跟 09-1010-0204,你需要記憶的只有:228、711、30、1010、0204 這五個數字,而這五個數字除了 30 以外你應該立刻會聯想到其他東西,會讓這 20 個數字變得更好記。所以把沒有意義的東西轉化為有意義的會讓人印象深刻,大概就人名如果有諧音的話會比較好記是差不多的道理。
短期記憶終究是短期,那要如何變成長期呢?就是透過反覆練習。書中沒有提到著名的艾賓豪斯遺忘曲線,就是跟你說每隔多久要複習一次才能得到最佳的效果。經過反覆練習以後,就會慢慢變成長期記憶存放在你的腦袋中。
但要注意的是不是一直看一直看就會記起來,書中提到了「能力錯覺」,意思是學生經常閱讀課本裡面的內容就會以為自己會了。這個真的是有戳到我,以前唸書時一直看課本一直看課本,就會覺得說:「阿這邊不是就這樣嗎」、「這個戰爭重點不就是這樣嗎」;可怕的事情是一但你把課本闔上,讓同學問你問題,你會發現靠杯根本一題都答不出來,完全忘光。這就是能力錯覺。
所以我後來知道要學習最好的方法是什麼了,就是念一念,然後蓋上課本開始回想。
開始回想剛剛學了什麼,然後問自己一些問題,例如說:「百年戰爭是哪一年?導火線是什麼?最後結果如何?」,如果發現答不出來就再看課本,這時候你看課本就已經不是隨意看了,而是要目標的去找出這個問題的答案。這樣的學習方式跟你一直看一直看差超級無敵多,這樣才真的叫做有學習。
書中也有提到這個方法,學習到一個段落之後蓋上書本回想剛剛的內容,裡面也說這招超級有效。沒錯,我以前就幫大家驗證過了,真的超級有效。
套用在程式學習上大概就是看完影片照抄完程式碼做出專案之後,把程式碼全部砍掉影片關掉,從零開始自己寫一次程式。這時候應該腦袋一片空白,那就先問自己說:應該怎麼開始?從哪開始?流程是什麼?找不到答案的話再回去看影片,並且在看的時候尋找這些問題的答案,看完之後再試一次,一直試到你可以靠自己寫出來為止。
除了回想以外,其實用手把重要的東西寫下來也是一個好方法,可以加深記憶。有鑑於此,我覺得之後的教學應該儘早讓大家習慣「手寫」程式碼,你可能會覺得這很無聊,工作的時候又不可能手寫程式碼。但如果今天把你的 IDE 拿掉、把你的自動完成拿掉,然後你就寫不出任何東西,你覺得這樣可以稱為工程師嗎?雖然說語法本來就只是輔助,功能跟想法才是重點,但不能慘到「什麼都寫不出來」,至少基本的語法:變數宣告、if、迴圈、函式這些要 ok 吧?
我要求的沒有很多,就這些基本就夠了。在初學階段時手寫程式碼可以加深記憶,也可以讓學生儘早體驗手寫程式碼。早點練習總比筆試時一個字都寫不出來好。
好歌分享
今天分享的是之前 kkbox 無意間聽到之後很喜歡的一首歌:GJ蔣卓嘉 《預告》(三立華劇【他看她的第二眼】片頭曲)官方版MV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qldW6fv1m98
The text was updated successfully, but these errors were encounter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