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ff --git "a/2018/04/01/Algorithm/cryptography/DES\347\256\227\346\263\225\345\256\236\347\216\260/index.html" "b/2018/04/01/Algorithm/cryptography/DES\347\256\227\346\263\225\345\256\236\347\216\260/index.html" index 4b6186a94..4cda3bf25 100644 --- "a/2018/04/01/Algorithm/cryptography/DES\347\256\227\346\263\225\345\256\236\347\216\260/index.html" +++ "b/2018/04/01/Algorithm/cryptography/DES\347\256\227\346\263\225\345\256\236\347\216\260/index.html" @@ -7,7 +7,7 @@ - + @@ -62,7 +62,7 @@ isHome: false, isHighlightShrink: false, isToc: true, - postUpdate: '2024-05-21 18:02:48' + postUpdate: '2024-05-22 22:10:40' }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目录
  1. 1. 使用计算机网络
    1. 1.1. 商业应用
    2. 1.2. 家庭应用
    3. 1.3. 移动用户
    4. 1.4. 社会问题
  2. 2. 网络硬件
    1. 2.1. 个域网(PAN, Personal Area Network)
    2. 2.2. 局域网(LAN, Local Area Network)
      1. 2.2.1. 扩展(expand)和划分(divide)局域网
      2. 2.2.2. 经典以太网(classic Ethernet)
      3. 2.2.3. 广播网络的信道分配
    3. 2.3. 城域网(MAN,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4. 2.4. 广域网(WAN, Wide Area Network)
      1. 2.4.1. 通信子网
      2. 2.4.2. 广域网和局域网的区别
      3. 2.4.3. 虚拟专用网络(VPN,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4. 2.4.4. ISP 网络(ISP network)
    5. 2.5. 互联网络(Internetwork)
  3. 3. 网络软件
    1. 3.1. 协议层次结构
    2. 3.2. 层次设计问题
      1. 3.2.1. 可靠性(reliability)
      2. 3.2.2. 网络演进(network revolution)
      3. 3.2.3. 资源分配(resource allocation)
      4. 3.2.4. 威胁(threats)
    3. 3.3. 面向连接与无连接服务
      1. 3.3.1. 面向连接的服务
      2. 3.3.2. 无连接的服务
      3. 3.3.3. 补充
    4. 3.4. 服务原语
    5. 3.5. 服务与协议的关系
  4. 4. 参考模型
    1. 4.1. OSI 参考模型
      1. 4.1.1.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2. 4.1.2.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3. 4.1.3. 网络层(network layer)
      4. 4.1.4.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5. 4.1.5. 会话层(session layer)
      6. 4.1.6.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7. 4.1.7.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2. 4.2. TCP/IP 参考模型
      1. 4.2.1. 链路层(link layer)
      2. 4.2.2. 互联网层(internet layer)
      3. 4.2.3.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4. 4.2.4.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3. 4.3. 书本使用的模型
    4. 4.4. OSI 参考模型与 TCP/IP 参考模型的比较
    5. 4.5. OSI 模型和协议的评判
    6. 4.6. TCP/IP 参考模型的评判
  5. 5. 网络实例
    1. 5.1. 因特网
      1. 5.1.1. APPANET
      2. 5.1.2. NSFNET
      3. 5.1.3. Internet 体系结构
    2. 5.2. 第三代移动电话网络(3G Mobile Phone Networks)
    3. 5.3. 无线局域网:802.11 WiFi
    4. 5.4. RFID 和传感器网络
  6. 6. 网络标准化
    1. 6.1. 电信领域有影响力的组织
    2. 6.2. 国际标准领域有影响力的组织
    3. 6.3. Internet 标准领域有影响力的组织
  7. 7. 度量单位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目录
  1. 1. 使用计算机网络
    1. 1.1. 商业应用
    2. 1.2. 家庭应用
    3. 1.3. 移动用户
    4. 1.4. 社会问题
  2. 2. 网络硬件
    1. 2.1. 个域网(PAN, Personal Area Network)
    2. 2.2. 局域网(LAN, Local Area Network)
      1. 2.2.1. 扩展(expand)和划分(divide)局域网
      2. 2.2.2. 经典以太网(classic Ethernet)
      3. 2.2.3. 广播网络的信道分配
    3. 2.3. 城域网(MAN, Metropolitan Area Network)
    4. 2.4. 广域网(WAN, Wide Area Network)
      1. 2.4.1. 通信子网
      2. 2.4.2. 广域网和局域网的区别
      3. 2.4.3. 虚拟专用网络(VPN, Virtual Private Network)
      4. 2.4.4. ISP 网络(ISP network)
    5. 2.5. 互联网络(Internetwork)
  3. 3. 网络软件
    1. 3.1. 协议层次结构
    2. 3.2. 层次设计问题
      1. 3.2.1. 可靠性(reliability)
      2. 3.2.2. 网络演进(network revolution)
      3. 3.2.3. 资源分配(resource allocation)
      4. 3.2.4. 威胁(threats)
    3. 3.3. 面向连接与无连接服务
      1. 3.3.1. 面向连接的服务
      2. 3.3.2. 无连接的服务
      3. 3.3.3. 补充
    4. 3.4. 服务原语
    5. 3.5. 服务与协议的关系
  4. 4. 参考模型
    1. 4.1. OSI 参考模型
      1. 4.1.1.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2. 4.1.2.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3. 4.1.3. 网络层(network layer)
      4. 4.1.4.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5. 4.1.5. 会话层(session layer)
      6. 4.1.6.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7. 4.1.7.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2. 4.2. TCP/IP 参考模型
      1. 4.2.1. 链路层(link layer)
      2. 4.2.2. 互联网层(internet layer)
      3. 4.2.3.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4. 4.2.4. 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
    3. 4.3. 书本使用的模型
    4. 4.4. OSI 参考模型与 TCP/IP 参考模型的比较
    5. 4.5. OSI 模型和协议的评判
    6. 4.6. TCP/IP 参考模型的评判
  5. 5. 网络实例
    1. 5.1. 因特网
      1. 5.1.1. APPANET
      2. 5.1.2. NSFNET
      3. 5.1.3. Internet 体系结构
    2. 5.2. 第三代移动电话网络(3G Mobile Phone Networks)
    3. 5.3. 无线局域网:802.11 WiFi
    4. 5.4. RFID 和传感器网络
  6. 6. 网络标准化
    1. 6.1. 电信领域有影响力的组织
    2. 6.2. 国际标准领域有影响力的组织
    3. 6.3. Internet 标准领域有影响力的组织
  7. 7. 度量单位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目录
  1. 1. 数据通信的理论基础
    1. 1.1. 傅里叶分析(Fourier Analysis)
      1. 1.1.1. 谐波(Harmonics)
      2. 1.1.2. 傅里叶公式(Fourier Equation)
    2. 1.2. 带宽有限的信号
      1. 1.2.1. 均方根(root-mean-square)
      2. 1.2.2. 带宽(bandwidth)
      3. 1.2.3. 带宽属性(property)
      4. 1.2.4. 语音级线路(voice-grade line)
      5. 1.2.5. 带宽的不同看法
    3. 1.3. 信道的最大数据速率
      1. 1.3.1. 无噪声信道(noiseless channel)
      2. 1.3.2. 有噪声信道(noisy channel)
  2. 2. 引导性传输介质
    1. 2.1. 磁介质(magnetic media)
    2. 2.2. 双绞线(twisted pairs)
      1. 2.2.1. 5 类线(Category 5)或“猫 5(Cat 5)”
      2. 2.2.2. 链路上的传输方向
      3. 2.2.3. UTP 与 STP
    3. 2.3. 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
    4. 2.4. 电力线(power lines)
    5. 2.5. 光纤(fiber optics)
      1. 2.5.1. 计算和通信的比赛
      2. 2.5.2. 光纤
        1. 2.5.2.1. 折射与反射
        2. 2.5.2.2. 光纤传输光
        3. 2.5.2.3. 色散传播(chromatic dispersion)
      3. 2.5.3. 光缆
      4. 2.5.4. 光纤的连接方式
      5. 2.5.5. 光源
      6. 2.5.6. 光纤接收端
      7. 2.5.7. 光线与铜线的比较
  3. 3. 无线传输*
    1. 3.1. 电磁频谱(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1. 3.1.1. 使用较宽的频段
    2. 3.2. 无线电传输
    3. 3.3. 微波传输
      1. 3.3.1. 特点
      2. 3.3.2. 电磁频谱政策
    4. 3.4. 红外传输
    5. 3.5. 光通信
  4. 4. 通信卫星*
    1. 4.1. 地球同步卫星
    2. 4.2. 中地球轨道卫星
    3. 4.3. 低地球轨道卫星
      1. 4.3.1. 中继
    4. 4.4. 卫星与光纤
  5. 5. 数字调制*与多路复用
    1. 5.1. 基带传输(baseband transmission)
      1. 5.1.1. 带宽效率
      2. 5.1.2. 时钟恢复
      3. 5.1.3. 平衡信号
    2. 5.2. 通带传输(passband transmission)
    3. 5.3. 频分复用(FDM,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1. 5.3.1. 正交频分复用(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4. 5.4. 时分复用(TDM,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5. 5.5. 码分复用(CDM,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1. 5.5.1. 码多分址(CDMA)
  6. 6. 通信系统实例*
  7. 7. 公共电话交换网络(PSTN,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1. 7.1. 电话系统结构
    2. 7.2. 本地回路:调制解调器、ADSL、光纤
      1. 7.2.1. 调制解调器(modem)
      2. 7.2.2. 数字用户线(DSL,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1. 7.2.2.1. ADSL 标准
      3. 7.2.3. 光纤到户(FttH, Fiber to the Home)
    3. 7.3. 中继线(trunk)和多路复用(mulplexing)
      1. 7.3.1. 数字化语音信号
      2. 7.3.2. 时分多路复用
      3. 7.3.3. SONET / SDH
      4. 7.3.4. 波分多路复用(WDM,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4. 7.4. 交换(switching)
      1. 7.4.1. 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
      2. 7.4.2. 数据包交换(packet switching)
      3. 7.4.3. 电路交换和数据包交换的比较
  8. 8. 移动电话系统*
    1. 8.1. 第一代移动电话 1G : 模拟语音(analog voice)
    2. 8.2. 第二代移动电话 2G : 数字语音(digital voice)
    3. 8.3. 第三代移动电话 3G : 数字语音和数据(digital voice + data)
    4. 8.4. 第四代移动电话 4G
  9. 9. 有线电视*
    1. 9.1. 共用天线电视(Community Antenna Television)
    2. 9.2. 线缆上的 Internet
    3. 9.3. 频谱分配(spectrum allocation)
    4. 9.4. 线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目录
  1. 1. 数据通信的理论基础
    1. 1.1. 傅里叶分析(Fourier Analysis)
      1. 1.1.1. 谐波(Harmonics)
      2. 1.1.2. 傅里叶公式(Fourier Equation)
    2. 1.2. 带宽有限的信号
      1. 1.2.1. 均方根(root-mean-square)
      2. 1.2.2. 带宽(bandwidth)
      3. 1.2.3. 带宽属性(property)
      4. 1.2.4. 语音级线路(voice-grade line)
      5. 1.2.5. 带宽的不同看法
    3. 1.3. 信道的最大数据速率
      1. 1.3.1. 无噪声信道(noiseless channel)
      2. 1.3.2. 有噪声信道(noisy channel)
  2. 2. 引导性传输介质
    1. 2.1. 磁介质(magnetic media)
    2. 2.2. 双绞线(twisted pairs)
      1. 2.2.1. 5 类线(Category 5)或“猫 5(Cat 5)”
      2. 2.2.2. 链路上的传输方向
      3. 2.2.3. UTP 与 STP
    3. 2.3. 同轴电缆(coaxial cable)
    4. 2.4. 电力线(power lines)
    5. 2.5. 光纤(fiber optics)
      1. 2.5.1. 计算和通信的比赛
      2. 2.5.2. 光纤
        1. 2.5.2.1. 折射与反射
        2. 2.5.2.2. 光纤传输光
        3. 2.5.2.3. 色散传播(chromatic dispersion)
      3. 2.5.3. 光缆
      4. 2.5.4. 光纤的连接方式
      5. 2.5.5. 光源
      6. 2.5.6. 光纤接收端
      7. 2.5.7. 光线与铜线的比较
  3. 3. 无线传输*
    1. 3.1. 电磁频谱(Electromagnetic Spectrum)
      1. 3.1.1. 使用较宽的频段
    2. 3.2. 无线电传输
    3. 3.3. 微波传输
      1. 3.3.1. 特点
      2. 3.3.2. 电磁频谱政策
    4. 3.4. 红外传输
    5. 3.5. 光通信
  4. 4. 通信卫星*
    1. 4.1. 地球同步卫星
    2. 4.2. 中地球轨道卫星
    3. 4.3. 低地球轨道卫星
      1. 4.3.1. 中继
    4. 4.4. 卫星与光纤
  5. 5. 数字调制*与多路复用
    1. 5.1. 基带传输(baseband transmission)
      1. 5.1.1. 带宽效率
      2. 5.1.2. 时钟恢复
      3. 5.1.3. 平衡信号
    2. 5.2. 通带传输(passband transmission)
    3. 5.3. 频分复用(FDM,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1. 5.3.1. 正交频分复用(OFDM, 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4. 5.4. 时分复用(TDM,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5. 5.5. 码分复用(CDM, 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
      1. 5.5.1. 码多分址(CDMA)
  6. 6. 通信系统实例*
  7. 7. 公共电话交换网络(PSTN, 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
    1. 7.1. 电话系统结构
    2. 7.2. 本地回路:调制解调器、ADSL、光纤
      1. 7.2.1. 调制解调器(modem)
      2. 7.2.2. 数字用户线(DSL, Digital Subscriber Line)
        1. 7.2.2.1. ADSL 标准
      3. 7.2.3. 光纤到户(FttH, Fiber to the Home)
    3. 7.3. 中继线(trunk)和多路复用(mulplexing)
      1. 7.3.1. 数字化语音信号
      2. 7.3.2. 时分多路复用
      3. 7.3.3. SONET / SDH
      4. 7.3.4. 波分多路复用(WDM, 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plexing)
    4. 7.4. 交换(switching)
      1. 7.4.1. 电路交换(circuit switching)
      2. 7.4.2. 数据包交换(packet switching)
      3. 7.4.3. 电路交换和数据包交换的比较
  8. 8. 移动电话系统*
    1. 8.1. 第一代移动电话 1G : 模拟语音(analog voice)
    2. 8.2. 第二代移动电话 2G : 数字语音(digital voice)
    3. 8.3. 第三代移动电话 3G : 数字语音和数据(digital voice + data)
    4. 8.4. 第四代移动电话 4G
  9. 9. 有线电视*
    1. 9.1. 共用天线电视(Community Antenna Television)
    2. 9.2. 线缆上的 Internet
    3. 9.3. 频谱分配(spectrum allocation)
    4. 9.4. 线缆调制解调器(cable modem)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目录
  1. 1. 数据链路层设计问题
    1. 1.1. 提供给网络层的服务
      1. 1.1.1. 3 种可能的服务
      2. 1.1.2. 确认
      3. 1.1.3. 面向连接的服务
    2. 1.2. 成帧(frame)
      1. 1.2.1. 字节计数法
      2. 1.2.2. 字节填充的标志字节法
      3. 1.2.3. 比特填充的标志比特法
      4. 1.2.4. 物理层编码违禁法
      5. 1.2.5. 成帧方法的综合
    3. 1.3. 差错控制
    4. 1.4. 流量控制
  2. 2. 差错检测和纠正
    1. 2.1. 错误模型
    2. 2.2. 纠错码
      1. 2.2.1. 海明距离(Hamming distance)
      2. 2.2.2. 海明码(Hamming codes)
      3. 2.2.3. 二进制卷积码(Binary convolutional codes)*
      4. 2.2.4. 里德所罗门码(Reed-Solomon codes)*
      5. 2.2.5.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 Low-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s)*
    3. 2.3. 检错码
      1. 2.3.1. 奇偶
      2. 2.3.2. 校验和
      3. 2.3.3. 循环冗余校验
  3. 3. 基本数据链路层协议
    1. 3.1. 乌托邦式的单工协议(Utopian Simplex Protocol)
    2. 3.2. 无错信道上的单工停-等式协议(Simplex Stop and Wait Protocol for an Error-Free Channel)
    3. 3.3. 有错信道上的单工停-等式协议(Simplex Stop-and-Wait Protocol for a Noisy Channel)
  4. 4. 滑动窗口协议
    1. 4.1. 1 位滑动窗口协议
    2. 4.2. 回退N协议(go back n)
      1. 4.2.1. 管道化策略(Pipelining Strategies)
      2. 4.2.2. 问题和解决
      3. 4.2.3. 带宽与缓存
      4. 4.2.4. 最大序号与发送窗口大小
      5. 4.2.5. 累计确认(cumulative acknowledgement)
      6. 4.2.6. 计时器(timer)
    3. 4.3. 选择重传协议(selective repeat)
      1. 4.3.1. 发送 / 接收窗口
      2. 4.3.2. 非顺序接收
      3. 4.3.3. 最大序号与接收窗口大小
      4. 4.3.4. 缓冲区与计时器
      5. 4.3.5. 更加有效的策略来处理错误
      6. 4.3.6. 性能(performance)
  5. 5. 数据链路层协议实例
    1. 5.1. SONET上的数据包(Packet over SONET)
      1. 5.1.1. PPP 特性
      2. 5.1.2. PPP 和 HDLC
      3. 5.1.3. 点到点通信
      4. 5.1.4. PPP 帧格式
      5. 5.1.5. 状态机
    2. 5.2. 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 (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oop)
  6. 6. 总结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目录
  1. 1. 数据链路层设计问题
    1. 1.1. 提供给网络层的服务
      1. 1.1.1. 3 种可能的服务
      2. 1.1.2. 确认
      3. 1.1.3. 面向连接的服务
    2. 1.2. 成帧(frame)
      1. 1.2.1. 字节计数法
      2. 1.2.2. 字节填充的标志字节法
      3. 1.2.3. 比特填充的标志比特法
      4. 1.2.4. 物理层编码违禁法
      5. 1.2.5. 成帧方法的综合
    3. 1.3. 差错控制
    4. 1.4. 流量控制
  2. 2. 差错检测和纠正
    1. 2.1. 错误模型
    2. 2.2. 纠错码
      1. 2.2.1. 海明距离(Hamming distance)
      2. 2.2.2. 海明码(Hamming codes)
      3. 2.2.3. 二进制卷积码(Binary convolutional codes)*
      4. 2.2.4. 里德所罗门码(Reed-Solomon codes)*
      5. 2.2.5. 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 Low-Density Parity Check codes)*
    3. 2.3. 检错码
      1. 2.3.1. 奇偶
      2. 2.3.2. 校验和
      3. 2.3.3. 循环冗余校验
  3. 3. 基本数据链路层协议
    1. 3.1. 乌托邦式的单工协议(Utopian Simplex Protocol)
    2. 3.2. 无错信道上的单工停-等式协议(Simplex Stop and Wait Protocol for an Error-Free Channel)
    3. 3.3. 有错信道上的单工停-等式协议(Simplex Stop-and-Wait Protocol for a Noisy Channel)
  4. 4. 滑动窗口协议
    1. 4.1. 1 位滑动窗口协议
    2. 4.2. 回退N协议(go back n)
      1. 4.2.1. 管道化策略(Pipelining Strategies)
      2. 4.2.2. 问题和解决
      3. 4.2.3. 带宽与缓存
      4. 4.2.4. 最大序号与发送窗口大小
      5. 4.2.5. 累计确认(cumulative acknowledgement)
      6. 4.2.6. 计时器(timer)
    3. 4.3. 选择重传协议(selective repeat)
      1. 4.3.1. 发送 / 接收窗口
      2. 4.3.2. 非顺序接收
      3. 4.3.3. 最大序号与接收窗口大小
      4. 4.3.4. 缓冲区与计时器
      5. 4.3.5. 更加有效的策略来处理错误
      6. 4.3.6. 性能(performance)
  5. 5. 数据链路层协议实例
    1. 5.1. SONET上的数据包(Packet over SONET)
      1. 5.1.1. PPP 特性
      2. 5.1.2. PPP 和 HDLC
      3. 5.1.3. 点到点通信
      4. 5.1.4. PPP 帧格式
      5. 5.1.5. 状态机
    2. 5.2. 对称数字用户线(ADSL, (Asymmetric Digital Subscriber Loop)
  6. 6. 总结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目录
  1. 1. 信道分配问题
    1. 1.1. 静态信道分配
    2. 1.2. 动态信道分配的假设
  2. 2. 多路访问协议
    1. 2.1. ALOHA
      1. 2.1.1. 纯 ALOHA (pure) 时间连续
      2. 2.1.2. 分槽 ALOHA
    2. 2.2.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协议
      1. 2.2.1. 坚持和非坚持 CSMA
        1. 2.2.1.1. 1-坚持 CSMA
        2. 2.2.1.2. 非坚持 CSMA
        3. 2.2.1.3. p-坚持 CSMA
        4. 2.2.1.4. 信道使用率与负载比较
      2. 2.2.2. 带冲突检测的 CSMA(CSMA/CD, CSMA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3. 3. 以太网
    1. 3.1. 经典以太网
      1. 3.1.1. 经典以太网物理层
      2. 3.1.2. 经典以太网 MAC 子层协议
      3. 3.1.3. 以太网帧结构
      4. 3.1.4. 二进制指数后退的 CSMA/CA
      5. 3.1.5. 以太网性能
    2. 3.2. 交换式以太网
      1. 3.2.1. 冲突域(collision domain)
      2. 3.2.2. 交换机的好处
      3. 3.2.3. 快速以太网 802.3u, 1995
      4. 3.2.4. 千兆以太网 802.3ab, 1999
      5. 3.2.5. 万兆以太网
    3. 3.3. 以太网回顾
  4. 4. 无线局域网*
    1. 4.1. 802.11 体系结构和协议栈
    2. 4.2. 802.11 物理层
    3. 4.3. 802.11 MAC 子层协议
    4. 4.4. 802.11 帧结构
    5. 4.5. 服务
  5. 5. 宽带无线*
  6. 6. 蓝牙*
  7. 7. RFID —— 无线频射识别*
  8. 8. 数据链路层交换
    1. 8.1. 网桥的使用
    2. 8.2. 学习网桥
      1. 8.2.1. 路由过程
      2. 8.2.2. 后向学习算法
      3. 8.2.3. 网桥设计
    3. 8.3. 生成树网桥
      1. 8.3.1. 生成树算法(STA ,Spanning Tree Algorithm)
    4. 8.4. 中继器,集线器,网桥,交换机,路由,网关
      1. 8.4.1. 物理层
      2. 8.4.2. 数据链路层
      3. 8.4.3. 网络层
      4. 8.4.4. 传输层
      5. 8.4.5. 应用层
      6. 8.4.6. 交换机和集线器的区别
      7. 8.4.7. 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
    5. 8.5. 虚拟局域网(VALN)
      1. 8.5.1. IEEE 802.1Q 标准
      2. 8.5.2. VLAN 中继(Trunking)
      3. 8.5.3. IEEE 802.1Q 帧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目录
  1. 1. 信道分配问题
    1. 1.1. 静态信道分配
    2. 1.2. 动态信道分配的假设
  2. 2. 多路访问协议
    1. 2.1. ALOHA
      1. 2.1.1. 纯 ALOHA (pure) 时间连续
      2. 2.1.2. 分槽 ALOHA
    2. 2.2. 载波侦听多路访问协议
      1. 2.2.1. 坚持和非坚持 CSMA
        1. 2.2.1.1. 1-坚持 CSMA
        2. 2.2.1.2. 非坚持 CSMA
        3. 2.2.1.3. p-坚持 CSMA
        4. 2.2.1.4. 信道使用率与负载比较
      2. 2.2.2. 带冲突检测的 CSMA(CSMA/CD, CSMA with Collision Detection)
  3. 3. 以太网
    1. 3.1. 经典以太网
      1. 3.1.1. 经典以太网物理层
      2. 3.1.2. 经典以太网 MAC 子层协议
      3. 3.1.3. 以太网帧结构
      4. 3.1.4. 二进制指数后退的 CSMA/CA
      5. 3.1.5. 以太网性能
    2. 3.2. 交换式以太网
      1. 3.2.1. 冲突域(collision domain)
      2. 3.2.2. 交换机的好处
      3. 3.2.3. 快速以太网 802.3u, 1995
      4. 3.2.4. 千兆以太网 802.3ab, 1999
      5. 3.2.5. 万兆以太网
    3. 3.3. 以太网回顾
  4. 4. 无线局域网*
    1. 4.1. 802.11 体系结构和协议栈
    2. 4.2. 802.11 物理层
    3. 4.3. 802.11 MAC 子层协议
    4. 4.4. 802.11 帧结构
    5. 4.5. 服务
  5. 5. 宽带无线*
  6. 6. 蓝牙*
  7. 7. RFID —— 无线频射识别*
  8. 8. 数据链路层交换
    1. 8.1. 网桥的使用
    2. 8.2. 学习网桥
      1. 8.2.1. 路由过程
      2. 8.2.2. 后向学习算法
      3. 8.2.3. 网桥设计
    3. 8.3. 生成树网桥
      1. 8.3.1. 生成树算法(STA ,Spanning Tree Algorithm)
    4. 8.4. 中继器,集线器,网桥,交换机,路由,网关
      1. 8.4.1. 物理层
      2. 8.4.2. 数据链路层
      3. 8.4.3. 网络层
      4. 8.4.4. 传输层
      5. 8.4.5. 应用层
      6. 8.4.6. 交换机和集线器的区别
      7. 8.4.7. 交换机和路由器的区别
    5. 8.5. 虚拟局域网(VALN)
      1. 8.5.1. IEEE 802.1Q 标准
      2. 8.5.2. VLAN 中继(Trunking)
      3. 8.5.3. IEEE 802.1Q 帧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目录
  1. 1. 网络层设计问题
    1. 1.1. 存储-转发数据包交换
    2. 1.2. 提供给传输层的服务
    3. 1.3. 无连接服务的实现
    4. 1.4. 面向连接服务的实现
      1. 1.4.1. 标签交换(label switching)
    5. 1.5. 虚电路与数据报网络的比较
  2. 2. 路由算法
    1. 2.1. 优化原则(optimality principle)
      1. 2.1.1. 汇集树
      2. 2.1.2. 图抽象
    2. 2.2. 最短路径算法
      1. 2.2.1. Dijkstra 算法
      2. 2.2.2. 加权无向图上的算法
    3. 2.3. 泛洪(flooding)
      1. 2.3.1. 用途
    4. 2.4. 距离矢量路由
      1. 2.4.1. 工作原理
      2. 2.4.2. D-V 路由例子
      3. 2.4.3. 无穷计数问题
    5. 2.5. 链路状态路由
      1. 2.5.1. 发现邻居
      2. 2.5.2. 设置链路成本
      3. 2.5.3. 构造链路状态包
      4. 2.5.4. 分发链路状态包
        1. 2.5.4.1. 年龄(age)字段
      5. 2.5.5. 计算新路由
      6. 2.5.6. 链路状态路由总结
    6. 2.6. 层次路由(hierarchical/hierarchy)
    7. 2.7. 广播路由(broadcast)
    8. 2.8. 组播路由(multicast)
    9. 2.9. 任播路由(anycast)
    10. 2.10. 移动主机路由(mobile host)
    11. 2.11. 自组织网络路由(ad hoc network)
  3. 3. 网络互联(internetwork)
    1. 3.1. 网络如何不同
    2. 3.2. 何以连接网络
    3. 3.3. 隧道(tunneling)
    4. 3.4. 互联网路由
    5. 3.5. 数据包分段
      1. 3.5.1. 路径 MTU
      2. 3.5.2. 分段(Fragment)
        1. 3.5.2.1. 透明分段
        2. 3.5.2.2. 非透明分段
      3. 3.5.3. 路径 MTU 发现(path MTU discovery)
  4. 4. Internet 的网络层
    1. 4.1. IPv4 协议
      1. 4.1.1. 分段举例
    2. 4.2. IP 地址
      1. 4.2.1. 前缀(prefix)
      2. 4.2.2. 层次化地址
      3. 4.2.3. 子网(subnet)
      4. 4.2.4. CIDR —— 无类域间路由
      5. 4.2.5. 分配和特殊寻址
    3. 4.3. NAT —— 网络地址转换
      1. 4.3.1. 动态 IP 地址
      2. 4.3.2. 网络地址转换 NAT(RFC 3022)
      3. 4.3.3. 保留的 IP 地址(reserved)
      4. 4.3.4. NAT 操作过程
      5. 4.3.5. NAT 应答问题
      6. 4.3.6. TCP 连接建立
      7. 4.3.7. 映射源端口
      8. 4.3.8. NAT 问题
    4. 4.4. IPv6
      1. 4.4.1. 主要的 IPv6 头
      2. 4.4.2. IPv6 地址
        1. 4.4.2.1. 扩展头
      3. 4.4.3. IPv4 和 IPv6 的转换
    5. 4.5. Internet 控制协议
      1. 4.5.1. ICMP —— Internet 控制消息协议
        1. 4.5.1.1. ICMP 的请求 / 响应目的
        2. 4.5.1.2. 时间戳消息
      2. 4.5.2. ARP —— 地址解析协议
        1. 4.5.2.1. ARP 与 RARP
        2. 4.5.2.2. 映射问题
        3. 4.5.2.3. ARP 地址转换
        4. 4.5.2.4. ARP 包格式
        5. 4.5.2.5. ARP 举例
      3. 4.5.3. DHCP ——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1. 4.5.3.1. 手动配置 TCP/IP 的问题
        2. 4.5.3.2. 用 DHCP 来配置 TCP/IP
        3. 4.5.3.3. BOOTP RFC 951/1048/1084
        4. 4.5.3.4. DHCP
        5. 4.5.3.5. BOOTP/DHCP 消息格式
    6. 4.6. 标签交换和 MPLS *
      1. 4.6.1. 2.5 层协议
    7. 4.7. OSPF —— 内部网关路由协议
      1. 4.7.1. Internet 上的内部网关协议
      2. 4.7.2. 设计要求
    8. 4.8. BGP —— 边界网关路由协议*
      1. 4.8.1. BGP 政策
      2. 4.8.2. 路由策略
      3. 4.8.3. BGP 基础
      4. 4.8.4. BGP 路由通告的传播
      5. 4.8.5. 路由器如何为每个目的地选择使用哪条路由
    9. 4.9. Internet 组播*
      1. 4.9.1. IGMP (RFC 3376)
      2. 4.9.2. PIM
    10. 4.10. 移动 IP *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目录
  1. 1. 网络层设计问题
    1. 1.1. 存储-转发数据包交换
    2. 1.2. 提供给传输层的服务
    3. 1.3. 无连接服务的实现
    4. 1.4. 面向连接服务的实现
      1. 1.4.1. 标签交换(label switching)
    5. 1.5. 虚电路与数据报网络的比较
  2. 2. 路由算法
    1. 2.1. 优化原则(optimality principle)
      1. 2.1.1. 汇集树
      2. 2.1.2. 图抽象
    2. 2.2. 最短路径算法
      1. 2.2.1. Dijkstra 算法
      2. 2.2.2. 加权无向图上的算法
    3. 2.3. 泛洪(flooding)
      1. 2.3.1. 用途
    4. 2.4. 距离矢量路由
      1. 2.4.1. 工作原理
      2. 2.4.2. D-V 路由例子
      3. 2.4.3. 无穷计数问题
    5. 2.5. 链路状态路由
      1. 2.5.1. 发现邻居
      2. 2.5.2. 设置链路成本
      3. 2.5.3. 构造链路状态包
      4. 2.5.4. 分发链路状态包
        1. 2.5.4.1. 年龄(age)字段
      5. 2.5.5. 计算新路由
      6. 2.5.6. 链路状态路由总结
    6. 2.6. 层次路由(hierarchical/hierarchy)
    7. 2.7. 广播路由(broadcast)
    8. 2.8. 组播路由(multicast)
    9. 2.9. 任播路由(anycast)
    10. 2.10. 移动主机路由(mobile host)
    11. 2.11. 自组织网络路由(ad hoc network)
  3. 3. 网络互联(internetwork)
    1. 3.1. 网络如何不同
    2. 3.2. 何以连接网络
    3. 3.3. 隧道(tunneling)
    4. 3.4. 互联网路由
    5. 3.5. 数据包分段
      1. 3.5.1. 路径 MTU
      2. 3.5.2. 分段(Fragment)
        1. 3.5.2.1. 透明分段
        2. 3.5.2.2. 非透明分段
      3. 3.5.3. 路径 MTU 发现(path MTU discovery)
  4. 4. Internet 的网络层
    1. 4.1. IPv4 协议
      1. 4.1.1. 分段举例
    2. 4.2. IP 地址
      1. 4.2.1. 前缀(prefix)
      2. 4.2.2. 层次化地址
      3. 4.2.3. 子网(subnet)
      4. 4.2.4. CIDR —— 无类域间路由
      5. 4.2.5. 分配和特殊寻址
    3. 4.3. NAT —— 网络地址转换
      1. 4.3.1. 动态 IP 地址
      2. 4.3.2. 网络地址转换 NAT(RFC 3022)
      3. 4.3.3. 保留的 IP 地址(reserved)
      4. 4.3.4. NAT 操作过程
      5. 4.3.5. NAT 应答问题
      6. 4.3.6. TCP 连接建立
      7. 4.3.7. 映射源端口
      8. 4.3.8. NAT 问题
    4. 4.4. IPv6
      1. 4.4.1. 主要的 IPv6 头
      2. 4.4.2. IPv6 地址
        1. 4.4.2.1. 扩展头
      3. 4.4.3. IPv4 和 IPv6 的转换
    5. 4.5. Internet 控制协议
      1. 4.5.1. ICMP —— Internet 控制消息协议
        1. 4.5.1.1. ICMP 的请求 / 响应目的
        2. 4.5.1.2. 时间戳消息
      2. 4.5.2. ARP —— 地址解析协议
        1. 4.5.2.1. ARP 与 RARP
        2. 4.5.2.2. 映射问题
        3. 4.5.2.3. ARP 地址转换
        4. 4.5.2.4. ARP 包格式
        5. 4.5.2.5. ARP 举例
      3. 4.5.3. DHCP —— 动态主机配置协议
        1. 4.5.3.1. 手动配置 TCP/IP 的问题
        2. 4.5.3.2. 用 DHCP 来配置 TCP/IP
        3. 4.5.3.3. BOOTP RFC 951/1048/1084
        4. 4.5.3.4. DHCP
        5. 4.5.3.5. BOOTP/DHCP 消息格式
    6. 4.6. 标签交换和 MPLS *
      1. 4.6.1. 2.5 层协议
    7. 4.7. OSPF —— 内部网关路由协议
      1. 4.7.1. Internet 上的内部网关协议
      2. 4.7.2. 设计要求
    8. 4.8. BGP —— 边界网关路由协议*
      1. 4.8.1. BGP 政策
      2. 4.8.2. 路由策略
      3. 4.8.3. BGP 基础
      4. 4.8.4. BGP 路由通告的传播
      5. 4.8.5. 路由器如何为每个目的地选择使用哪条路由
    9. 4.9. Internet 组播*
      1. 4.9.1. IGMP (RFC 3376)
      2. 4.9.2. PIM
    10. 4.10. 移动 IP *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目录
  1. 1. 传输服务
    1. 1.1. 提供给上层的服务
      1. 1.1.1. 传输层的目标
      2. 1.1.2. 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之间的(逻辑)关系
      3. 1.1.3. 传输层与网络层
    2. 1.2. 传输服务原语
      1. 1.2.1. 传输服务与网络服务
      2. 1.2.2. 简单的传输服务原语
    3. 1.3. 段(Segment, 传输协议数据单元TPDU(Transport Protocol Data Unit))
    4. 1.4. 传输层数据交换的复杂性
      1. 1.4.1. 状态图
    5. 1.5. Berkey 套接字
  2. 2. 传输协议的要素
    1. 2.1. 传输协议与数据链路协议
    2. 2.2. 寻址
      1. 2.2.1. NSAP、TSAP 和传输连接的关系
      2. 2.2.2. 服务器的 TSAP
    3. 2.3. 连接建立
      1. 2.3.1. 数据包的重复和被延迟
      2. 2.3.2. 三次握手
      3. 2.3.3. 防止序号回绕(PAWS)
    4. 2.4. 连接释放
      1. 2.4.1. 非对称释放(Asymmetric)
      2. 2.4.2. 对称释放(Symmetric)
      3. 2.4.3. 四种场景
      4. 2.4.4. 半开连接(half-open)
      5. 2.4.5. TCP 中的释放连接
    5. 2.5. 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1. 2.5.1. 数据链路层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2. 2.5.2. 链路层和传输层的不同
      3. 2.5.3. 缓冲区
    6. 2.6. 多路复用
    7. 2.7. 崩溃恢复
      1. 2.7.1. 客户和服务器策略的不同组合
  3. 3. 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
    1. 3.1. 概述
      1. 3.1.1. UDP 段的头
      2. 3.1.2. IP 伪头
      3. 3.1.3. 应用
    2. 3.2. 实时流协议(RTSP)
      1. 3.2.1. 流媒体技术(Streaming Technology)
      2. 3.2.2. 媒体播放器
      3. 3.2.3. 获取音频和视频
      4. 3.2.4. 协议
        1. 3.2.4.1. RTSP
        2. 3.2.4.2. RTP
          1. 3.2.4.2.1. RTCP
      5. 3.2.5. 带有缓冲和抖动控制的播放
      6. 3.2.6. 分层结构概览
  4. 4. 传输控制协议 TCP
    1. 4.1. 概述
    2. 4.2. 服务模型
      1. 4.2.1. 寻址
      2. 4.2.2. 知名端口(well-known port)
      3. 4.2.3. 服务守护进程(Service Daemon)
      4. 4.2.4. TCP 连接
      5. 4.2.5. 字节流
      6. 4.2.6. 缓冲
    3. 4.3. TCP 关键特征
      1. 4.3.1. TCP 段的头
    4. 4.4. 连接建立
      1. 4.4.1. SYN 段中的序号
      2. 4.4.2. 三次握手的漏洞
    5. 4.5. 连接释放
      1. 4.5.1. 避免两军对垒 - 使用计时器
    6. 4.6. 连接管理模型
    7. 4.7. 滑动窗口
      1. 4.7.1. 窗口管理(window management)
      2. 4.7.2. 捎带(piggybacking)
      3. 4.7.3. Nagle 算法(Nagle’s Algorithm)-发送端
      4. 4.7.4. 低能窗口综合症(silly window syndrome)
      5. 4.7.5. Clark 解决办法(Clark’s solution)-接收端
      6. 4.7.6. Nagle 算法和 Clark 解决办法
    8. 4.8. 计时器管理
      1. 4.8.1. 重传计时器(RTO, Retransmission TimeOut)
      2. 4.8.2. Jacobson 算法
      3. 4.8.3. Karn 算法
      4. 4.8.4. 持续计时器(persistence timer)
      5. 4.8.5. 保活计时器(keepalive timer)
    9. 4.9. 拥塞控制
      1. 4.9.1. 拥塞(congestion)
      2. 4.9.2. 拥塞检测(congestion dectection)
      3. 4.9.3. 拥塞控制的两种方法
      4. 4.9.4. 拥塞窗口(congestion window)
      5. 4.9.5. AIMD(Additive Increase Multiplicative Decrease, 加法递增乘法递减)
        1. 4.9.5.1. 加法递增
        2. 4.9.5.2. 乘法递减
      6. 4.9.6. 拥塞崩溃(congestion collapse)
      7. 4.9.7. 防止拥塞
      8. 4.9.8. 慢速启动(slow start)
        1. 4.9.8.1. 慢启动阈值(slow start threshold)
      9. 4.9.9. 快速重传(fast retransmission)
      10. 4.9.10. 快速恢复(fast recovery)
    10. 4.10. TCP 拥塞控制
      1. 4.10.1. 至今为止的重要变化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目录
  1. 1. 传输服务
    1. 1.1. 提供给上层的服务
      1. 1.1.1. 传输层的目标
      2. 1.1.2. 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之间的(逻辑)关系
      3. 1.1.3. 传输层与网络层
    2. 1.2. 传输服务原语
      1. 1.2.1. 传输服务与网络服务
      2. 1.2.2. 简单的传输服务原语
    3. 1.3. 段(Segment, 传输协议数据单元TPDU(Transport Protocol Data Unit))
    4. 1.4. 传输层数据交换的复杂性
      1. 1.4.1. 状态图
    5. 1.5. Berkey 套接字
  2. 2. 传输协议的要素
    1. 2.1. 传输协议与数据链路协议
    2. 2.2. 寻址
      1. 2.2.1. NSAP、TSAP 和传输连接的关系
      2. 2.2.2. 服务器的 TSAP
    3. 2.3. 连接建立
      1. 2.3.1. 数据包的重复和被延迟
      2. 2.3.2. 三次握手
      3. 2.3.3. 防止序号回绕(PAWS)
    4. 2.4. 连接释放
      1. 2.4.1. 非对称释放(Asymmetric)
      2. 2.4.2. 对称释放(Symmetric)
      3. 2.4.3. 四种场景
      4. 2.4.4. 半开连接(half-open)
      5. 2.4.5. TCP 中的释放连接
    5. 2.5. 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1. 2.5.1. 数据链路层的差错控制和流量控制
      2. 2.5.2. 链路层和传输层的不同
      3. 2.5.3. 缓冲区
    6. 2.6. 多路复用
    7. 2.7. 崩溃恢复
      1. 2.7.1. 客户和服务器策略的不同组合
  3. 3. 用户数据报协议 UDP
    1. 3.1. 概述
      1. 3.1.1. UDP 段的头
      2. 3.1.2. IP 伪头
      3. 3.1.3. 应用
    2. 3.2. 实时流协议(RTSP)
      1. 3.2.1. 流媒体技术(Streaming Technology)
      2. 3.2.2. 媒体播放器
      3. 3.2.3. 获取音频和视频
      4. 3.2.4. 协议
        1. 3.2.4.1. RTSP
        2. 3.2.4.2. RTP
          1. 3.2.4.2.1. RTCP
      5. 3.2.5. 带有缓冲和抖动控制的播放
      6. 3.2.6. 分层结构概览
  4. 4. 传输控制协议 TCP
    1. 4.1. 概述
    2. 4.2. 服务模型
      1. 4.2.1. 寻址
      2. 4.2.2. 知名端口(well-known port)
      3. 4.2.3. 服务守护进程(Service Daemon)
      4. 4.2.4. TCP 连接
      5. 4.2.5. 字节流
      6. 4.2.6. 缓冲
    3. 4.3. TCP 关键特征
      1. 4.3.1. TCP 段的头
    4. 4.4. 连接建立
      1. 4.4.1. SYN 段中的序号
      2. 4.4.2. 三次握手的漏洞
    5. 4.5. 连接释放
      1. 4.5.1. 避免两军对垒 - 使用计时器
    6. 4.6. 连接管理模型
    7. 4.7. 滑动窗口
      1. 4.7.1. 窗口管理(window management)
      2. 4.7.2. 捎带(piggybacking)
      3. 4.7.3. Nagle 算法(Nagle’s Algorithm)-发送端
      4. 4.7.4. 低能窗口综合症(silly window syndrome)
      5. 4.7.5. Clark 解决办法(Clark’s solution)-接收端
      6. 4.7.6. Nagle 算法和 Clark 解决办法
    8. 4.8. 计时器管理
      1. 4.8.1. 重传计时器(RTO, Retransmission TimeOut)
      2. 4.8.2. Jacobson 算法
      3. 4.8.3. Karn 算法
      4. 4.8.4. 持续计时器(persistence timer)
      5. 4.8.5. 保活计时器(keepalive timer)
    9. 4.9. 拥塞控制
      1. 4.9.1. 拥塞(congestion)
      2. 4.9.2. 拥塞检测(congestion dectection)
      3. 4.9.3. 拥塞控制的两种方法
      4. 4.9.4. 拥塞窗口(congestion window)
      5. 4.9.5. AIMD(Additive Increase Multiplicative Decrease, 加法递增乘法递减)
        1. 4.9.5.1. 加法递增
        2. 4.9.5.2. 乘法递减
      6. 4.9.6. 拥塞崩溃(congestion collapse)
      7. 4.9.7. 防止拥塞
      8. 4.9.8. 慢速启动(slow start)
        1. 4.9.8.1. 慢启动阈值(slow start threshold)
      9. 4.9.9. 快速重传(fast retransmission)
      10. 4.9.10. 快速恢复(fast recovery)
    10. 4.10. TCP 拥塞控制
      1. 4.10.1. 至今为止的重要变化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

DSVW Writeup

前言

Damn Small Vulnerable Web (DSVW) 是一个包含多种 Web 应用程序漏洞的应用程序,用不到 100 行的 Python 代码实现,同时给出了漏洞利用的示例。虽然不到 100 行,但是一行可以超长(摊手)。

+

DSVW Writeup

前言

Damn Small Vulnerable Web (DSVW) 是一个包含多种 Web 应用程序漏洞的应用程序,用不到 100 行的 Python 代码实现,同时给出了漏洞利用的示例。虽然不到 100 行,但是一行可以超长(摊手)。

实验环境

-
文章作者: Jckling
文章链接: https://jckling.github.io/2020/04/07/Security/DSVW/DSVW/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自 Jckling's Blog
赞助
  • wechat
    wechat
  • alipay
    alipay

评论
赞助
  • wechat
    wechat
  • alipay
    alipay

评论
赞助
  • wechat
    wechat
  • alipay
    alipay

评论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目录
  1. The OAuth 2.1 Authorization Framework
    1. 摘要
    2. 草案状态
    3. 版权声明
    4. 1. 介绍
      1. 1.1 角色
      2. 1.2 协议流程
      3. 1.3 授权许可
        1. 1.3.1 授权码
        2. 1.3.2 客户端凭据
      4. 1.4 访问令牌
      5. 1.5 刷新令牌
      6. 1.6 TLS 版本
      7. 1.7 HTTP 重定向
      8. 1.8 互操作性
      9. 1.9 符号约定
    5. 2. 客户端注册
      1. 2.1 客户端类型
      2. 2.2 客户端标识
      3. 2.3 客户端认证
        1. 2.3.1 客户端密码
        2. 2.3.2 其他认证方法
      4. 2.4 未注册的客户端
    6. 3. 协议终端
      1. 3.1 授权终端
        1. 3.1.1 响应类型
        2. 3.1.2 重定向终端
          1. 3.1.2.1 终端请求机密性
          2. 3.1.2.2 注册要求
          3. 3.1.2.3 动态配置
          4. 3.1.2.4 无效终端
          5. 3.1.2.5 终端内容
      2. 3.2 令牌终端
        1. 3.2.1 客户端认证
      3. 3.3 访问令牌范围
    7. 4. 获得授权
      1. 4.1 授权码许可
        1. 4.1.1 授权请求
          1. 4.1.1.1 客户端生成代码验证
          2. 4.1.1.2 客户端生成代码挑战
          3. 4.1.1.3 客户端初始化授权请求
        2. 4.1.2 授权响应
          1. 4.1.2.1 错误响应
        3. 4.1.3 访问令牌请求
        4. 4.1.4 访问令牌响应
      2. 4.2 客户端凭据许可
        1. 4.2.1 授权请求和响应
        2. 4.2.2 访问令牌请求
        3. 4.2.3 访问令牌响应
      3. 4.3 扩展许可
    8. 5. 颁发访问令牌
      1. 5.1 成功响应
      2. 5.2 错误响应
    9. 6. 更新访问令牌
      1. 6.1 更新令牌保护
    10. 7. 访问受保护资源
      1. 7.1 访问令牌类型
      2. 7.2 承载令牌
        1. 7.2.1 已认证的请求
          1. 7.2.1.1 授权请求头字段
          2. 7.2.1.2 表单编码的主体参数
        2. 7.2.2 WWW-Authenticate 响应头字段
        3. 7.2.3 错误代码
      3. 7.3 错误响应
        1. 7.3.1 扩展令牌类型
      4. 7.4 访问令牌安全
        1. 7.4.1 安全威胁
          1. 7.4.1.1 令牌伪造/篡改
          2. 7.4.1.2 令牌泄露
          3. 7.4.1.3 令牌重定向
          4. 7.4.1.4 令牌重放
        2. 7.4.2 威胁缓解
        3. 7.4.3 总结建议
          1. 7.4.3.1 保护承载令牌
          2. 7.4.3.2 验证 TLS 证书链
          3. 7.4.3.3 一律使用 TLS (https)
          4. 7.4.3.4 不要将承载令牌存储在 HTTP Cookie 中
          5. 7.4.3.5 颁发短生命周期的承载令牌
          6. 7.4.3.6 颁发限定范围的承载令牌
          7. 7.4.3.7 不要在页面 URL 中传递承载令牌
        4. 7.4.4 防止令牌重放
        5. 7.4.5 限制访问令牌权限
    11. 8. 扩展
      1. 8.1 定义访问令牌类型
      2. 8.2 定义新的终端参数
      3. 8.3 定义新的授权许可类型
      4. 8.4 定义新的授权终端响应类型
      5. 8.5 定义额外的错误代码
    12. 9. 安全注意事项
      1. 9.1 客户端身份认证
        1. 9.1.1 原生应用程序的客户端身份认证
      2. 9.2 原生应用程序客户端的注册
      3. 9.3 客户端假冒
        1. 9.3.1 假冒原生应用程序
      4. 9.4 访问令牌
        1. 9.4.1 访问令牌权限限制
        2. 9.4.2 防止访问令牌重放
      5. 9.5 刷新令牌
      6. 9.6 客户端假冒资源所有者
      7. 9.7 保护基于重定向的流
        1. 9.7.1 原生应用程序中回环重定向的注意事项
        2. 9.7.2 HTTP 307 重定向
      8. 9.8 授权码
      9. 9.9 请求机密性
      10. 9.10 确保终端真实性
      11. 9.11 凭据猜测攻击
      12. 9.12 钓鱼攻击
      13. 9.13 在原生应用程序中伪造外部用户代理
      14. 9.14 原生应用程序中的恶意外部用户代理
      15. 9.15 跨站请求伪造
      16. 9.16 点击劫持
      17. 9.17 代码注入和输入验证
      18. 9.18 开放式重定向
        1. 9.18.1 客户端作为开放式重定向器
        2. 9.18.2 授权服务器作为开放式重定向器
      19. 9.19 原生应用程序中授权服务器混淆的缓解
      20. 9.20 原生应用程序中的嵌入式用户代理
      21. 9.21 其他建议
    13. 10. 原生应用程序
      1. 10.1 在原生应用程序中使用应用程序间 URI 通信实现 OAuth
      2. 10.2 在原生应用程序中发起授权请求
      3. 10.3 在原生应用程序中接收授权响应
        1. 10.3.1 私用 URI 方案重定向
        2. 10.3.2 声明 https 方案 URI 重定向
        3. 10.3.3 回环接口重定向
    14. 11. 基于浏览器的应用程序
    15. 12. 与 OAuth 2.0 的区别
    16. 13. IANA 考量
    17. 14. 参考文献
      1. 14.1 规范性文献
      2. 14.2 参考性文献
    18. 附录A. 扩展的巴科斯范式(Augmented Backus-Naur Form, ABNF)语法
    19. 附录 B. application/x-www-form-urlencoded 媒体类型的使用
    20. 附录 C. 扩展
    21. 附录 D. 致谢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目录
  1. 1. MySQL 环境搭建
  2. 2. HELP
  3. 3. USE
  4. 4. SHOW
    1. 4.1. SHOW DATABASES
    2. 4.2. SHOW TABLES
    3. 4.3. SHOW COLUMNS
    4. 4.4. SHOW STATUS
    5. 4.5. SHOW CREATE DATABASE
    6. 4.6. SHOW CREATE TABLE
    7. 4.7. SHOW GRANTS
    8. 4.8. SHOW ERRORS
    9. 4.9. SHOW WARNINGS
  5. 5. SELECT
  6. 6. WHERE
    1. 6.1. 比较操作符
    2. 6.2. 逻辑操作符
  7. 7. ORDER BY
  8. 8. Regular Expressions
  9. 9. 计算字段
    1. 9.1. 拼接字段
    2. 9.2. 使用别名
    3. 9.3. 执行算数计算
  10. 10. 函数(Functions and Operators)
    1. 10.1. 文本函数
    2. 10.2. 数学函数
    3. 10.3. 时间和日期函数
  11. 11. 聚集函数
    1. 11.1. AVG()
    2. 11.2. COUNT()
    3. 11.3. MAX()
    4. 11.4. MIN()
    5. 11.5. SUM()
    6. 11.6. ALL | DISTINCT
    7. 11.7. 组合聚集函数
  12. 12. 数据分组
    1. 12.1. GROUP BY
    2. 12.2. SELECT 子句顺序
  13. 13. 子查询
    1. 13.1. 过滤
    2. 13.2. 作为计算字段
  14. 14. 连接(JOIN)
    1. 14.1. 等值连接(INNER JOIN)
    2. 14.2. 自连接
    3. 14.3. 自然连接(NATURAL JOIN)
    4. 14.4. 外部连接(OUTER JOIN)
    5. 14.5. 结合聚集函数
  15. 15. 组合查询
  16. 16. 全文本搜索
  17. 17. INSERT
    1. 17.1. 插入单行数据
    2. 17.2. 插入多行数据
    3. 17.3. 插入检索出的数据
  18. 18. UPDATE
  19. 19. DELETE
  20. 20. CREATE TABLE
    1. 20.1. NULL
    2. 20.2. PRIMARY KEY
    3. 20.3. AUTO_INCREMENT
    4. 20.4. DEFAULT
    5. 20.5. ENGINE
  21. 21. ALTER TABLE
  22. 22. RENAME TABLE
  23. 23. DROP TABLE
  24. 24. 视图(View)
    1. 24.1. 简化复杂的 SQL操作
    2. 24.2. 格式化数据
    3. 24.3. 过滤数据
    4. 24.4. 计算字段
    5. 24.5. 更新视图
  25. 25. 存储过程(stored procedure)
    1. 25.1. CREATE PROCEDURE
    2. 25.2. CALL
    3. 25.3. DROP PROCEDURE
    4. 25.4. SHOW CREATE PROCEDURE
    5. 25.5. SHOW PROCEDURE STATUS
    6. 25.6. 智能存储过程
  26. 26. 游标
    1. 26.1. 创建
    2. 26.2. 打开和关闭
    3. 26.3. 使用游标
  27. 27. 触发器(Triggers)
    1. 27.1. 创建
    2. 27.2. 删除
    3. 27.3. 使用
  28. 28. 事务(TRANSACTION)
    1. 28.1. 控制事务处理
  29. 29. 字符集和校对
  30. 30. 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
    1. 30.1. 用户账号
    2. 30.2. 访问权限
  31. 31. 数据库维护
    1. 31.1. 备份与恢复(Backup and Recovery)
    2. 31.2. 维护
    3. 31.3. 诊断启动问题
    4. 31.4. 日志文件
  32. 32. 改善性能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目录
  1. 1. MySQL 环境搭建
  2. 2. HELP
  3. 3. USE
  4. 4. SHOW
    1. 4.1. SHOW DATABASES
    2. 4.2. SHOW TABLES
    3. 4.3. SHOW COLUMNS
    4. 4.4. SHOW STATUS
    5. 4.5. SHOW CREATE DATABASE
    6. 4.6. SHOW CREATE TABLE
    7. 4.7. SHOW GRANTS
    8. 4.8. SHOW ERRORS
    9. 4.9. SHOW WARNINGS
  5. 5. SELECT
  6. 6. WHERE
    1. 6.1. 比较操作符
    2. 6.2. 逻辑操作符
  7. 7. ORDER BY
  8. 8. Regular Expressions
  9. 9. 计算字段
    1. 9.1. 拼接字段
    2. 9.2. 使用别名
    3. 9.3. 执行算数计算
  10. 10. 函数(Functions and Operators)
    1. 10.1. 文本函数
    2. 10.2. 数学函数
    3. 10.3. 时间和日期函数
  11. 11. 聚集函数
    1. 11.1. AVG()
    2. 11.2. COUNT()
    3. 11.3. MAX()
    4. 11.4. MIN()
    5. 11.5. SUM()
    6. 11.6. ALL | DISTINCT
    7. 11.7. 组合聚集函数
  12. 12. 数据分组
    1. 12.1. GROUP BY
    2. 12.2. SELECT 子句顺序
  13. 13. 子查询
    1. 13.1. 过滤
    2. 13.2. 作为计算字段
  14. 14. 连接(JOIN)
    1. 14.1. 等值连接(INNER JOIN)
    2. 14.2. 自连接
    3. 14.3. 自然连接(NATURAL JOIN)
    4. 14.4. 外部连接(OUTER JOIN)
    5. 14.5. 结合聚集函数
  15. 15. 组合查询
  16. 16. 全文本搜索
  17. 17. INSERT
    1. 17.1. 插入单行数据
    2. 17.2. 插入多行数据
    3. 17.3. 插入检索出的数据
  18. 18. UPDATE
  19. 19. DELETE
  20. 20. CREATE TABLE
    1. 20.1. NULL
    2. 20.2. PRIMARY KEY
    3. 20.3. AUTO_INCREMENT
    4. 20.4. DEFAULT
    5. 20.5. ENGINE
  21. 21. ALTER TABLE
  22. 22. RENAME TABLE
  23. 23. DROP TABLE
  24. 24. 视图(View)
    1. 24.1. 简化复杂的 SQL操作
    2. 24.2. 格式化数据
    3. 24.3. 过滤数据
    4. 24.4. 计算字段
    5. 24.5. 更新视图
  25. 25. 存储过程(stored procedure)
    1. 25.1. CREATE PROCEDURE
    2. 25.2. CALL
    3. 25.3. DROP PROCEDURE
    4. 25.4. SHOW CREATE PROCEDURE
    5. 25.5. SHOW PROCEDURE STATUS
    6. 25.6. 智能存储过程
  26. 26. 游标
    1. 26.1. 创建
    2. 26.2. 打开和关闭
    3. 26.3. 使用游标
  27. 27. 触发器(Triggers)
    1. 27.1. 创建
    2. 27.2. 删除
    3. 27.3. 使用
  28. 28. 事务(TRANSACTION)
    1. 28.1. 控制事务处理
  29. 29. 字符集和校对
  30. 30. 访问控制(Access Control)
    1. 30.1. 用户账号
    2. 30.2. 访问权限
  31. 31. 数据库维护
    1. 31.1. 备份与恢复(Backup and Recovery)
    2. 31.2. 维护
    3. 31.3. 诊断启动问题
    4. 31.4. 日志文件
  32. 32. 改善性能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

Root Cause Analysis of Anomalies of Multitier Services in Public Clouds

从云供应商的角度,快速定位导致云平台上多层业务异常的根本原因,解决方案应该对租户的服务或应用程序是无侵入的(非侵入式)。

+

Root Cause Analysis of Anomalies of Multitier Services in Public Clouds

从云供应商的角度,快速定位导致云平台上多层业务异常的根本原因,解决方案应该对租户的服务或应用程序是无侵入的(非侵入式)。

简介

多层服务或云应用涉及上百个组件,而这些组件又分布在不同的主机上。IaaS 云允许租户共享物理计算基础设施,可能影响性能。

公有云上租户的多层服务出现异常,可能是租户自身服务组件的问题,也可能是被其他租户的服务影响。

多层服务组件之间的依赖关系非常复杂,入侵式修改租户的服务组件代码不可行。

@@ -422,7 +422,7 @@

文章作者: Jckling
文章链接: https://jckling.github.io/2021/01/23/Notes/Root Cause Analysis of Anomalies of Multitier Services in Public Clouds/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自 Jckling's Blog
赞助
  • wechat
    wechat
  • alipay
    alipay

评论
赞助
  • wechat
    wechat
  • alipay
    alipay

评论
赞助
  • wechat
    wechat
  • alipay
    alipay

评论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

23 届秋招面试总结

前言

大致可以分为「运营商/银行」与「软件/互联网」,电商、自动驾驶、游戏等归类到「软件/互联网」当中。和 23 届暑期实习面试总结 一样,按一面时间顺序进行罗列。

+

23 届秋招面试总结

前言

大致可以分为「运营商/银行」与「软件/互联网」,电商、自动驾驶、游戏等归类到「软件/互联网」当中。和 23 届暑期实习面试总结 一样,按一面时间顺序进行罗列。

运营商/银行

银行似乎都只有一轮面试,不过收到的都是差额体检。运营商面了没后续消息就默认挂了(摊手)。

中国移动信息技术中心

过了差不多一个月才出结果,已拒。

一面(10min)

@@ -1384,7 +1384,7 @@

总结

招聘信息主要从校园论坛、牛客网、Linkedin 获取,投递的全是开发岗位,部分有内推。9 月中旬实习结束后才开始准备和投递,没有做好准备就陆续开始面试了,10 月底集中两三天做银行笔试,之后持续笔试面试,期间还花了两天准备和参加中期答辩,最后终于等到了「Unity 中国」,寄出三方后拒绝了其他在流程中的。

秋招战线两个多月,零零散散也拿到十几个 offer,终于定下来了。

-
文章作者: Jckling
文章链接: https://jckling.github.io/2022/11/30/Notes/23 届秋招面试总结/
版权声明: 本博客所有文章除特别声明外,均采用 CC BY-NC-SA 4.0 许可协议。转载请注明来自 Jckling's Blog
赞助
  • wechat
    wechat
  • alipay
    alipay

评论
赞助
  • wechat
    wechat
  • alipay
    alipay

评论
赞助
  • wechat
    wechat
  • alipay
    alipay

评论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赞助

评论
avatar
Jckling
Follow Me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archives/2020/04/page/3/index.html b/archives/2020/04/page/3/index.html index ce9423fdd..c7712f780 100644 --- a/archives/2020/04/page/3/index.html +++ b/archives/2020/04/page/3/index.html @@ -55,7 +55,7 @@ isHome: false, isHighlightShrink: false, isToc: false, - postUpdate: '2024-05-21 18:03:06' + postUpdate: '2024-05-22 22:10:58' } -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archives/2021/01/index.html b/archives/2021/01/index.html index e089441cb..09a3e81b6 100644 --- a/archives/2021/01/index.html +++ b/archives/2021/01/index.html @@ -55,7 +55,7 @@ isHome: false, isHighlightShrink: false, isToc: false, - postUpdate: '2024-05-21 18:03:06' + postUpdate: '2024-05-22 22:10:58' } -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archives/2021/02/index.html b/archives/2021/02/index.html index 36af06e91..6df66ac72 100644 --- a/archives/2021/02/index.html +++ b/archives/2021/02/index.html @@ -55,7 +55,7 @@ isHome: false, isHighlightShrink: false, isToc: false, - postUpdate: '2024-05-21 18:03:06' + postUpdate: '2024-05-22 22:10:58' } -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archives/2021/page/5/index.html b/archives/2021/page/5/index.html index 826e662a0..463f40832 100644 --- a/archives/2021/page/5/index.html +++ b/archives/2021/page/5/index.html @@ -55,7 +55,7 @@ isHome: false, isHighlightShrink: false, isToc: false, - postUpdate: '2024-05-21 18:03:06' + postUpdate: '2024-05-22 22:10:58' } -
文章总览 - 1
2022
23 届秋招面试总结
23 届秋招面试总结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
文章总览 - 1
2022
23 届秋招面试总结
23 届秋招面试总结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archives/2022/index.html b/archives/2022/index.html index 59553a4b9..fb2a79b14 100644 --- a/archives/2022/index.html +++ b/archives/2022/index.html @@ -55,7 +55,7 @@ isHome: false, isHighlightShrink: false, isToc: false, - postUpdate: '2024-05-21 18:03:06' + postUpdate: '2024-05-22 22:10:58' } -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archives/2023/02/index.html b/archives/2023/02/index.html index bfc2e5f49..3f67a8298 100644 --- a/archives/2023/02/index.html +++ b/archives/2023/02/index.html @@ -55,7 +55,7 @@ isHome: false, isHighlightShrink: false, isToc: false, - postUpdate: '2024-05-21 18:03:06' + postUpdate: '2024-05-22 22:10:58' } -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archives/page/10/index.html b/archives/page/10/index.html index 58456bae4..7ae70d598 100644 --- a/archives/page/10/index.html +++ b/archives/page/10/index.html @@ -55,7 +55,7 @@ isHome: false, isHighlightShrink: false, isToc: false, - postUpdate: '2024-05-21 18:03:06' + postUpdate: '2024-05-22 22:10:58' } -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archives/page/12/index.html b/archives/page/12/index.html index 61d1829d0..0756d0c6e 100644 --- a/archives/page/12/index.html +++ b/archives/page/12/index.html @@ -55,7 +55,7 @@ isHome: false, isHighlightShrink: false, isToc: false, - postUpdate: '2024-05-21 18:03:06' + postUpdate: '2024-05-22 22:10:58' } -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archives/page/7/index.html b/archives/page/7/index.html index a12b97650..2177d4c28 100644 --- a/archives/page/7/index.html +++ b/archives/page/7/index.html @@ -55,7 +55,7 @@ isHome: false, isHighlightShrink: false, isToc: false, - postUpdate: '2024-05-21 18:03:06' + postUpdate: '2024-05-22 22:10:58' }
-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中...
+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中...
网站资讯
文章数目 :
124
本站访客数 :
本站总访问量 :
最后更新时间 :
-
分类 - Security
2020
DVWA Writeup Part I (Brute Force)
DVWA Writeup Part I (Brute Force)
DSVW Writeup
DSVW Writeup
2018
From SQL Injection to Shell
From SQL Injection to Shell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中...
+
分类 - Security
2020
DVWA Writeup Part I (Brute Force)
DVWA Writeup Part I (Brute Force)
DSVW Writeup
DSVW Writeup
2018
From SQL Injection to Shell
From SQL Injection to Shell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中...
网站资讯
文章数目 :
124
本站访客数 :
本站总访问量 :
最后更新时间 :
-
NVIDIA Omniverse Audio 系列工具使用
搭建本地 Gitea Actions
工作总结
FF14 XIVLauncher 启动器与 Dalamud 卫月框架使用教程
FF14 ReShade 使用教程
Github Action 自动部署 Hexo 博客
23 届秋招面试总结
日区 eshop 无法使用 PayPal
23 届暑期实习面试总结
Docker Desktop stopped 问题解决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中...
+
NVIDIA Omniverse Audio 系列工具使用
搭建本地 Gitea Actions
工作总结
FF14 XIVLauncher 启动器与 Dalamud 卫月框架使用教程
FF14 ReShade 使用教程
Github Action 自动部署 Hexo 博客
23 届秋招面试总结
日区 eshop 无法使用 PayPal
23 届暑期实习面试总结
Docker Desktop stopped 问题解决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中...
网站资讯
文章数目 :
124
本站访客数 :
本站总访问量 :
最后更新时间 :
-
DVWA Writeup Part VII (SQL Injection (Blind))
DVWA Writeup Part VI (SQL Injection)
DVWA Writeup Part V (File Upload)
DVWA Writeup Part IV (File Inclusion)
DVWA Writeup Part III (CSRF)
DVWA Writeup Part II (Command Injection)
Travis CI 自动部署 Hexo 博客
DVWA Writeup Part I (Brute Force)
DSVW Writeup
LeetCode Database Medium & Hard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中...
+
DVWA Writeup Part VII (SQL Injection (Blind))
DVWA Writeup Part VI (SQL Injection)
DVWA Writeup Part V (File Upload)
DVWA Writeup Part IV (File Inclusion)
DVWA Writeup Part III (CSRF)
DVWA Writeup Part II (Command Injection)
Travis CI 自动部署 Hexo 博客
DVWA Writeup Part I (Brute Force)
DSVW Writeup
LeetCode Database Medium & Hard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中...
网站资讯
文章数目 :
124
本站访客数 :
本站总访问量 :
最后更新时间 :
-
OpenStack 单机部署 —— DevStack
OpenStack 单机部署 —— PackStack
Chrome 插件推荐
Root Cause Analysis of Anomalies of Multitier Services in Public Clouds
OpenStack 部署方式总结
Jupyter Notebook 部署在服务器并使用外网访问
CentOS 7 安装 Openstack Rocky 版本 - 控制面板(Horizon)
CentOS 7 安装 Openstack Rocky 版本 - 创建实例
CentOS 7 安装 Openstack Rocky 版本 - 块存储服务(Cinder)
CentOS 7 安装 Openstack Rocky 版本 - 对象存储服务(Swift)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中...
+
OpenStack 单机部署 —— DevStack
OpenStack 单机部署 —— PackStack
Chrome 插件推荐
Root Cause Analysis of Anomalies of Multitier Services in Public Clouds
OpenStack 部署方式总结
Jupyter Notebook 部署在服务器并使用外网访问
CentOS 7 安装 Openstack Rocky 版本 - 控制面板(Horizon)
CentOS 7 安装 Openstack Rocky 版本 - 创建实例
CentOS 7 安装 Openstack Rocky 版本 - 块存储服务(Cinder)
CentOS 7 安装 Openstack Rocky 版本 - 对象存储服务(Swift)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中...
网站资讯
文章数目 :
124
本站访客数 :
本站总访问量 :
最后更新时间 :
-
标签 - DSVW
2020
DSVW Writeup
DSVW Writeup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
标签 - DSVW
2020
DSVW Writeup
DSVW Writeup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tags/DVWA/index.html b/tags/DVWA/index.html index 31d90b54f..458fbee09 100644 --- a/tags/DVWA/index.html +++ b/tags/DVWA/index.html @@ -55,7 +55,7 @@ isHome: false, isHighlightShrink: false, isToc: false, - postUpdate: '2024-05-21 18:03:06' + postUpdate: '2024-05-22 22:10:58' } -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tags/RFC/index.html b/tags/RFC/index.html index 0c7be32a1..344bba23a 100644 --- a/tags/RFC/index.html +++ b/tags/RFC/index.html @@ -55,7 +55,7 @@ isHome: false, isHighlightShrink: false, isToc: false, - postUpdate: '2024-05-21 18:03:06' + postUpdate: '2024-05-22 22:10:58' } -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
\ No newline at end of file diff --git a/tags/Windows/index.html b/tags/Windows/index.html index 73d6ebe5c..a9263f4a5 100644 --- a/tags/Windows/index.html +++ b/tags/Windows/index.html @@ -55,7 +55,7 @@ isHome: false, isHighlightShrink: false, isToc: false, - postUpdate: '2024-05-21 18:03:06' + postUpdate: '2024-05-22 22:10:58' } -
公告
欢迎访问本站 🥳
评论需要审核,请不要重复提交~
最新文章
最新评论
正在加载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