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或治理一个社会,有两种基本的方法,一曰政治的治理,一曰技术化的治理,又可称之为软性治理。所谓软性治理,是指社会发展出一套有效的机制,通过经济的、文化的、习俗的、法律的手段来治理社会。政治的治理,带有较多的权力运用和强制色彩,会增加政治和行政系统的负担和责任。如果政治和行政系统能将一大部分责任卸去,又使该治理的事务得到治理,那么社会就有了较为成熟的管理体制。由政治治理引出的矛盾和冲突相应地也会减少。美国社会是一个私有制的资本主义社会,由于人们的设计和资本本身的力量,发展了一套软性治理方法,这构成这个社会稳定的一项条件。
在美国,公民没有特别颁发的身份证。美国人常用来证明自己身份的是驾驶执照。美国大部分成年人都有驾驶执照。如果没有驾驶执照,也可以去办驾驶执照的部门办一张与驾驶执照同样的证件,不能用来驾车,但可以用来证明身份。当需要证实自己的身份时(如开支票),就可以出示。所有的公私部门都约定俗成,认此物为准。
我也去申请一张“驾驶执照”,为了证明身份用。先打电话去问了一下,那边回答说可以,带护照去跑到那里一看,原来是州的运输部办事处。这类事情一般归州政府管。有不少人在那里申请。排了十分钟的队。轮到我,办事官员没有任何别的疑问,打开护照给她看,她抄下姓名,问了一下身髙、体重,看一下眸子的颜色,写下生日,便完了,大概二分钟。
然后到下一个办公桌核实一下,再转下一个办公桌,输入他们的电脑,收取五美金。这个办公人员大概用了一分钟。下一位拿出一张打印好的单子,上面有我的性别、眸子颜色、体重、体高、发照日期、生日、以及地址、编号,然后再给我签字。签完字后,在旁边一张椅子上坐下拍照,也只消一、二分钟。第三位办事员让我坐着等一会儿,说要冲洗照片。等了两分钟,他拿来了执照,照片以及前面提到的数据全部印在一张纸上,密封在塑料壳里。前后五至八分钟。这张执照可以当“身份证”用,在全美都可通行。前前后后没有人问我,为什么要办这张身份证?也没有人规定说外国人不能办。
我与爱荷华大学政治学系的一位教授讨论这个现象。他说这是传统。美国人不喜欢政府管他们,绝对不能接受政府给每个人一个号码。其实,每个申请工作的美国人,甚至外国人都有一个联邦政府税务局给的社会保险号码。在不同的政治文化下,各国的做法不同。如法国政府在每个婴儿出生时就会给他一个号码。
美国人需要证件,是因为自己在生活中需要,如银行、付账或者驾驶车辆,什么地方发这种证件呢?最多的是运输部,因为没有车很难在美国长期生活。他说美国人绝对不能接受警察局发证件,这样会给警察局太大的权力。其实电脑系统十分发达,警察局可以很方便地使用运输部乃至其他各类机构储存的有关公民的个人数据。恐怕走到任何地方警察局都有办法根据你的执照通过电脑查明情况,我想起前年有一位留美学者回国后告诉我,有一次他离开他所在的州外出访问,主人安排访问一个县的警察局,警察局给他看了电脑系统。陪同的警察局长问他要了这张“执照”,将有关号码输入电脑,马上就在电脑屏幕上显示出了他的详细情况,包括年龄、国籍、出生年月、职业、有沒有犯罪记录等,使他大为惊讶。
不论怎样,“身份证”由运输部发不由警察局发是个非常有趣的政治文化现象。这说明美国人对警察局这样的强制部门的戒心。县警察机构的首脑是选举产生的,不是任命的,这里面也表明一种制约其权力的愿望。
运输部门办理此类证件不问更多的问题,只需要申请者拿出合适的证件,证明在18岁以上。18岁以下的申请,需要父母同意。办理这种“身份证”的部门,可以接受各种证件:其他州的执照,出生证明的复印件或原件、护照、移民文件、保险文件等。他们需要这些文件只是为了看看申请者的名字和出生年月,Showing your full name and birthdate(指明你的完整姓名和出生年月)。
美国人时时都在保护自己的心理安全感。从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出,这只是一种“心理感觉”,因为警察局完全可以通过电脑系统查询资料。但这种“心理感觉”的永恒念头,应当被视为政治生活中的一股持久的动力。真正的问题是怎样使老百姓感到放心,又使政府管理灵便。
从这种“身份证”或“驾驶执照”的办理手续上可以看出,这里重要的不是哪个部门颁发它们,而是每个人都有一张“身份证”,政府的电脑系统中有了公民情况的数据。只要需要,政府的任何部门依然可以使用这些数据。总之,虽然表面上无人控制,其实社会自然处在政府的严格控制之下。
政府在编织这个网络时,并不刻意强调这是警察局份内的事,而是强调为民众服务。发放“驾驶执照”即可做驾驶证件,又可作“身份证”,一举两得。同时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时时刻刻,“身份证”是不可缺少的,因此又是政府向民众提供的一种方便,这样人们就会自觉自愿地去领“身份钲”,加入这个网络,因为它的确有用。
这套做法的另一个特征是,它把各种证件系统统一起来,一卡多用。有了一张“驾驶执照”这样的“身份证”,便不需要其他的什么证件,简化了手续。“身份”证明系统形式上是非政治化的,但它和政治化的“身份”证明系统有相等的功能。
对美国工厂很陌生,因而很想去走走。我知道哈佛大学教授傅高义写过一本书————《日本名列第一》,比较了美国的企业管理和日本的企业管理,想从中找出日本战后令人瞠目结舌的经济奇迹的成因。我们在这家工厂原经理杰克·纽曼的陪同下前往工厂。
这家工厂是The Procten and Gamble Company在爱荷华市的分厂。这家公司现在是一个世界性的大公司,建于1837年,当时只是一个很小的生产蜡烛和肥皂的工厂,总部设在俄亥俄州。如今已不需要生产蜡烛,公司主要生产洗涤用品,如著名的Tide洗衣粉和洗衣剂,另外还有Crest牙膏。我在新加坡和香港时,也看到满街都是这种牙膏。除洗涤用品外,还生产一些食品、药品。
公司全力以赴推出新产品,近些年来又在生产风行的纸尿布。公司像大多数公司一样,为了追求最大的利润,不断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公司在全美国设有五十多个分厂及研究和发展机构,爱荷华市的分厂只是这五十几个分厂中的一家,另外,公司还在45个国家和地区有业务活动。
这种跨国的组织是美国经济的典型方式,也是美国人企业精神的一部分。美国企业只要有可能就愿意在国内外开设分号,并且十分留意来自这些活动的统计数据。各跨国公司之间,也常常为这些数字展开竞争。在企业方面,美国思维不仅仅注重挣钱,还注重名望。花钱买名望在美国人中很流行,这种心态支配着美国人的许多行为。
该公司在1850年至1859年,大约有80名雇员,销售额达到一百万美元,到1930年,销售上升到两百万美元。翻一番花了差不多70年的时间。1956年,销售额上升到十亿美元,可见战后发展速度之惊人。到八十年代前夕,公司已拥有五万九千名雇员,销售额到一百亿美元。这种上升速度是惊人的。实际上,所有经济发展都有一种现象:最初的发展往往是缓慢的,但达到一定规模后,便会突飞猛进。国家和地区的发展是这样,工厂和商业的发展也是这样。从国家和地区来说,日本是最明显的例子,新兴工业地区大部分都有这种经历。
爱荷华市的这家厂雇有五百人。在自动化程度较高的工厂中,五百人算是不小的厂,生产牙膏、漱口水、洗头膏等产品。新任经理接待了我们。这位经理在工厂工作已有二十多年,拿到硕士学位后就来工厂工作,其间转战该公司的各家工厂,以增长经验和才干,然后被派到沙特阿拉伯的分厂做经理。经过这样一个过程之后,才被提拔为这家厂的经理。在这家工厂中,成为中层管理者需要一个先決条件,就是大学的硕士文凭,而且应该是化学方面的。然后在实践过程中反复锻炼,再从中挑选有发展前途的人出任领导职务,傅高义说日本管理是缓慢的提升,美国是快速的提升。在这位经理身上却相反。这保证了升为经理的人有管理经验和才干,同时懂行。对培养一位优秀的经理来说,文凭和实践缺一不可。
这家工厂的管理方式引起了我们的兴趣。在会客室的墙上,挂着一只镜框,镜框里的内容十分有趣,抄录如下:
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是公司的所有者。我们应当遵守下述原则:
-
我们在任何时候都将安全操作。我们将提供安全的工作环境。
-
我们将诚实和正直地工作。
-
我们将把每个人当作个人来关心。我们将以值得尊敬和信任的方式行动。
-
我们将主导自己和工作,将自己追求杰出。我们将共同为共同的目标和长期推进而工作。
-
我们将承认企业和个人的需要都很重要。我们将为两者而工作。
-
我们将理解我们的企业,不断支持它。
-
我们将聪明地利用人力。我们将发展和保持必要的专业知识和灵活性。
-
我们将提供有效的训练以推行工作。
-
我们将鼓励和支持个人的成长。我们将寻找激发个人成长的机会。
-
我们将公正报答。我们将承认个人对企业作的贡献。
-
我们将有效地沟通。人们将得到他们需要的信息。
-
决策将由对每一局势有最好信息的人作出。
-
我们将鼓励创新和知识,将从成功和失败中学习。
-
我们将成为社区中一个负责的公民团体。
爱荷华市分厂,1986.11
这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企业宣言。它制定于1986年的11月,看上去不太符合传统的企业精神,比较强调号召,强调与企业一家,类似于日本的企业精神。但同时它又十分强调传统精神:个人的地位。从历史眼光视之,它也反应了企业家与工人之间协调矛盾达到的一个程度。这样的条文在五十年前的西方恐怕是不能想象的。今天资本主义制度产生的最新变化值得重视。
另一方面,科学技术的发展,已经使生产过程性的规定显得无足轻重,如不迟到,不早退,完成多少产品数量,保证质量等,我们姑且把这些规定称为硬规定,即用以调节生产过程的规定。在生产不发达的社会中,这是必不可少的。马克思在写《资本论》时,可以列举许多实例,原因在此。
但在生产发达的社会中,自动化、电气化、电子化使这些规定显得多余,而软规定却显得重要了。软规定主要协调人们的精神和心理状态。自动化流水线的每个环节,是强迫每个工人服从的。我们在这家工厂看到多条流水线,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工人的工作量很大。这叫做“非人化的强制”。从心理上说,“非人化的强制”比“人化的强制”容易接受。马尔库塞对当代资本主义的分析很值得探究,尤其是他讲的现代化大生产在人们心理上引起的变化。怎样协调人们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成为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这份“公约”里面有不少马斯洛的心理学,看上去是一目了然的。
由于自动化,管理变得简单,加之企业有辞去职工的权利,整个管理显得较为有效。看一下这家工厂辞退的人就可以看到现代化给管理带来的便利。退休的经理告诉我们,辞退的人有的是偷别人衣物箱中的东西,有的是在自助商店中不付钱。这些都是非生产性的原因。资本主义的发展用技术解決了劳资可能在技术上发生的冲突。这既是社会矛盾缓和的条件,又是企业发展的条件。美国企业不民主的过程已经技术化了和自动化了。用马尔库塞的话来讲就是合理化了。剩下的是协调人们的内心世界。不过人们的内心世界似乎难以协调,因为不合理的东西的合理化在不断地悄悄压抑人们的心灵,这个进程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还会强化。这将是西方社会在很长时期内都会面临的难题。
在一位朋友家做客,吃饺子。在美国这算一种高级“享受”。到了美国之后,处于“汉堡包”,“热狗”,“炸土豆”的重重包围之中,人们才会感到,吃饺子和榨菜之类属于一种高级享受。不少中国人来美国许多年,还是不习惯吃西餐。这大概也算中国人的一种“劣根性”吧。
席间谈到打工。朋友的太太在不少地方打过工。为了能够生存下去,不能不打工。她的第一句话是:“打工真的累死了,我都哭过好几次了,真的打不动。” 我感兴趣的问题不在于累与不累,而在于在经济领域中怎样进行管理,怎样逼得人去工作,逼得人感到“累死了”。
她说管理得极严,在工厂、企业等部门,上司是绝对的权威。有的上司很凶,大家都怕。她现在在校园中打工,负责打扫教学楼。每天下午5点上班,深夜1点下班,因为要在学校中人少的时候打扫教室。她说监工管得非常严,并且交待每份工作应当做什么,做到什么程度。一切都有明确细致的规定。监工负责检查,如果不符合要求,就会开条子让工人重做。再不行,就打发走。
监工随时随地都会出现在工人面前。监工什么时候来,没有准,只要被他看到有人在休息,或在说话闲谈,就要被找去谈话,加以警告。再来一次,就要打发。在监工面前,绝对得服从。
在监工之上还有一层。监工之下也有一层,有一个包工的人把负责整个楼的打扫包下来,然后分给下面的人。对于分配的工作,下面的人一定要完成,如果觉得不公平,理论上说可以找上司谈话,谈得不行,可以再找上司之上司。但在这期间,分给你的工作必须完成,若不完成就可能被炒鱿鱼。因此,从整个经济活动组织来说,管得非常严。这一方面是其生产率高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其社会生活自我组织的重要条件。
另一个值得注意的因素是现代化给管理带来的便利。这位朋友的夫人说,建工们都带着对讲机,随时与再上一层的管理者联系。监工一面巡视,一面可以接受上级的指示。另外,在有的建筑里,有摄像镜头,工人的一举一动都尽收眼底。其最强大的力量就是金钱,因为一旦涉及炒鱿鱼,找工作也十分困难。因为新的雇主要问为何原来的工作不做了,有可能打电话给申请工作人原来的雇主。在美国这个社会,如果找不到工作,生活将会十分困难。生活的压力,金钱的魔力,管理的权力,都促使做工的人全力以赴,小心翼翼。要做就得真出力,实打实。
社会生活圈中的这种严格的管理,是社会有机运转的一个组成部分。私人企业和公司管理着社会大部分经济运行机制。公共部门基本上也是用这种方法进行管理。最重要的力量就是金钱的方量。金钱的力量是不可抗拒的,但并不是所有的金钱都会形成这样的力量。金钱只有达到一定的数量,才会产生力量。只要工作,都可以得到较高的报酬,如:洗碗每小时3~6美元。洗十个小时,取中线,可以挣到40美元,按官价折算,差不多160元人民币(当然,工资的高与低,仅以收入的数额或从与他国工人的工资相比来看并不能完全说明问题,必须同支出的比例以及通货膨胀率相联系才能看得更清楚)。如果每小时只有1美元,可能大部分人就不会把怎样工作当一回事了。只要工作,大部分都有份较好的工资。这样他就不愿意丟掉工作,但要不丢掉工作,就得兢兢业业。这样社会就有了强大的协调力量,而不需要政府来协调。只有在劳资冲突或社会矛盾超出一定界限之后,政府才会加以干预。
通过金钱的力量来管理社会,很少讲思想教育。当然,我们可以说这保证了资本家对工人的盘剥。实际上,资本家及企业就是为了得到利润,这套管理方法也保证他们能达到目的。其实这种管理精神不仅体现在经济领域中,政府公共部门也是采用这种管理方法的。社会的其他机构也如法炮制。这种管理造成一个机制:在社会济事务中的严格高效的管理。应该说,这构成其政治民主的一个基本条件,因为政治统治的具体领域很有限,大部分领域被私人企业的超政治活动包罗了,动荡和波折不至牵动整个社会。而在体制和权力相对集中的国家中,政治或政策变动举一发而动全身。
美国的管理方法与中国传统不一样。美国人的管理是死板而严格的,中国传统讲究灵活而机动,这样才显得富有人情味。美国人认为前者是天经地义,中国人认为后者是天经地义的。有一位在美国公司里做二把手的台湾人告诉我,他向美国人讲清楚,他是中国人,愿意按照中国人的方法来管,如果诸位美兄不合作,他只好采取美国人的方法,何去何从,悉听尊便。这在某种意义上说明,中国人接受美国的管理方法是困难的,在心理上会感到不平衡,可能人际关系也无法协调。中国社会走什么样的路才能为政治发展创造一个较好的社会的组织机制,十分值得探讨。
社会服务(social service),或称人类服务(Human service),是当代西方社会福利政策中的主导内容。我始终觉得,社会福利是西方社会不可忽视的稳定机制,它化解了各种过去难以化解的矛盾。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描绘和批判的资本主义社会的非人现象,如今已经由政府出面解决。自然,这样一个结局,是在社会矛盾激化后才形成的。但是,这个机制一旦形成,就会对整个社会制度的稳定和持续产生预想不到的作用。
我去参观了一个县的人类服务机构。走进该机构,看到一些人在等待接见。看上去是些穷人,有的是怀孕的妇女,有的是带着孩子的母亲。该机构的主任F接待了我们。
这类人类服务组织各州都有。我们来剖析一下爱荷华州的组织结构。在州一级有一个人类服务部,州下面有八个区,每个区又分若干县。这个县属塞达·拉比斯区。在州一级有一位专员(commissioner)负责人类服务部,专员隶属于州长,同时还存在一个人类服务委员会。州一级的机构有退伍军人之家、精神健康和社会服务三个部门,负责提出政策,组织计划和提供服务。同时还有一个社区服务处,由一位副专员负责,管难民、自愿者、区和县的办公室;组织计划处,也由一位副专员负责,管沟通、计划发展和计划协调;管理和预算处,管财务、法律事务、人事、训练、计划评估等事务。人类服务委员会制定政策,并建议人类服务部如何工作。社区服务部管理八个区的机构和146个地方办事机构。人类服务部的目标是什么呢?人类服务部自己的文献表明:向遇到个人、经济或社会问题的爱荷华人提供人类服务。该部的主要责任是帮助个人和家庭成为自食其力的个人和家庭,增进爱荷华人的福利。
这个目标的确定有其指导思想,我们可以来分析一下:一个良好的家庭是所有个人成长和幸福生活的基础,因此人类服务部着重促进家庭的团结和人的发展;提供服务的方式应保护私域(Privacy)、促进个人尊严,并使个人能够完全控制自己的生活。可以看出,这个目标深受美国精神的感染,当然其作用就是促进和维护美国精神的发展。
人类服务包括哪些方面呢?给没有生活自理能力的人提供服务,给精神病人提供服务,这是任何社会都会做的。值得注意的是,它更注重人为造成的社会问题,而着力化解这些矛盾。我们可以看几个方面。其服务一个主要方面就是发食品券,为那些没有工作、没有收入的人解决温饱问题。食品券可能因多种问题产生,如失业、早孕等。该机抅还负责照料早孕的女青年,帮助“单身妈妈”(Single Mother),鼓励她们返回学校,完成学业。
再就是照料被虐待的儿童,尽管美国说起来是个文明程度很高的国家,但虐待儿童的事端不绝于耳。F女士告诉我们,去年他们这里有一百起有实据的虐待儿童的事件,有两个变成终身残废。很多孩子的残废是被打出来的。再有就是照料被虐待的成年人,大部分是妇女,美国人打老婆遐迩闻名,该机构还提供医疗资助。尤其是其在社会问题方面的服务,起到缓冲器的作用,使本来可能冲击社会制度的力量,在这个环节上减弱了。其社会功能不说自明。
社会服务起到了法律调节和政治调节起不到的作用。法律调节和政治调节在理性范围内是行之有效的。而社会上濒临絶望的人往往会丧失理性,他们不会理会正常的调节手段。社会服务的作用就在于把人们保留在理性界限内,不使他们出格。
由于社会服务有这样奇妙的功能,政府的投资也很大。当然,反过来的牵制力量是,由于社会矛盾已经达到这样的程度,必须投资。我们先来着一下塞达·拉比斯区的财政报告:1987财政年度,儿童帮助财政开支为1.68亿美元;食品券开支为1.08亿美元;医疗资助达4.12亿美元,这个区一共有43万人口,此间的比例不难算出。
还可以看得更细一些。让我们看看这个县的情况:人口约16,000人,与中国相比,几乎是荒凉之地了。1987年财政年度,用于儿童资助的费用近32万美元;失业家长费用,6.3万美元;食品券,27万美元;医疗资助,14万多美元;州附加补助,6万美元;临时紧急食品资助,7.6万美元;领养服务,20万美元;购买服务,10万美元;儿童补助,16万美元;行政费用及工资等,14万美元;行政开支,9500美元。多项费用总计达270万美元。而州在这方面的全部费用达8.39亿美元。真是惊人的数字。这从一个角度反应了社会问题积重难返。
这笔财政费用57%来自联邦政府,43%来自州政府。由于社会服务对社会稳定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这笔钱不能不出。试想一下,停止全社会服务计划,会是什么景象。不过,这笔开支日益成为纳税人的一个沉重负担,围绕它的争论将越演越烈。
说起来,可以将这种服务追溯到十六世纪的英国。根据说1500年左右,英国有这样的做法,保留一部分土地,照顾穷人。这个传说也随着“五月花号”船来到美国。F这样解释道。也许不错。但更重要的是为什么会有穷人?因为“五月花号”来到时并非无穷富的明显差别。制度产生了穷人,也就产生了否定的力量。统治者必须想方设法转化这种力量。看一下美国二次大战后的历史,得出这样的答案不难。
很多人强烈主张削减这笔费用。不过动起真格来,谁也不敢贸然行动。人类服务计划已成为社会制度不可分离的部分,少了它就会失衡。真正严重的问题是:美国社会没有停止制造否定力量,反而越产越多,而人类服务对此又只能转化,不能消除。长此以往,这项功能总有一天会达到极限。但对美国来说,已没有其他的选择,这项选择是防范政局可能的动荡不得不做的。
对任何社会都一样,没有一个社会有能力解决所有人的各种问题。一个社会如要追求长期稳定,这应该建成能最大限度解决社会和个人难题的机制。对很多社会来说,危机的原因并不在制度,而在一些非常普通的事情:人们能否吃饱穿暖。
可口可乐(Coca Cola)可谓世界上数一数二的大公司。近年来,它在中国也获得了极大的市场,家喻户晓。在讨论“超前消费”时,可口可乐就被当作一个典型的例子。可能这里指的是易拉罐,而非里面的饮料。全世界的人都在接受可口可乐。想从这家举世闻名的公司观察美国社会的组织。
可口可乐公司总部坐落在亚特兰大市。这样知名的公司,其实总部的办公室并不大。一幢旧的楼十五层高,还有一幢新造的建筑。在摩天大厦林立的城市中,可口可乐公司可算不起眼了。可是就是在这个地方,人们指挥着遍及世界的可口可乐。可口可乐公司总部1987年年度报告的扉页上写着:
可口可乐公司的精神就是向饥渴的世界出售饮料,每天有5亿多人畅饮可乐……
这里没有提到钱,其实可口可乐公司的精神就是通过销售饮料来盈利。我们来看一下1987年度该公司的财政情况:营业总额76亿多美元,大概超过不少小国家的国民总产值;营业收入总额为13亿多美元;净收入为9亿多美元。可口可乐公司从一开始的一间小作坊,发展到今天这样大规模的穿越五大洲的跨国公司,是许多大公司走过的共同道路。可口可乐如今已经遍及世界155个国家,该公司占世界各种“软饮料”(soft drink)销售额的44%。该公司雇佣的职员有17,000人。全球可口可乐系统的全日制雇员为50万人,非全日制雇员也有50万人。可口可乐公司指挥着这一百万人的大军在世界上活动。仔细想一想,有没有政治意义?或者更广大的意义?
我参观了可口可乐总部。公关女士陪同我们参观,她似乎与最早的可口可乐家族有什么关系。可口可乐办公楼里,挂着不少名贵的画,有现代派的,也有古典风格的。这是可口可乐公司的一项政策,收集艺术品,待到若干年之后,它们将更有价值。在办公室的大厅里,悬挂着155个国家和地区的国旗,表示可口可乐已经打进了这些地方的市场。在旁边有一块电子显示牌,自动显示纽约股票市场上可口可乐股票的价格。由于可口可乐销路大开,股票价格不断上升,势头不错。公司的职员一般也都购买自己公司的股票。
走廊里还陈列了不少三、四十年代可口可乐的广告,其中有许多是一位艳丽的姑娘各种姿态的形象,大概是当时知名的一位歌唱演员或舞蹈演员吧。石啸冲教授说,解放前上海就有这些广告。公司还将世界各地分厂赠送的礼物陈列在下面。我们看到了中国厦门可口可乐厂赠送的礼品。
导游带我们参观前董事长的办公室,据说平时是不让人参观的。在这间办公室里,其他各类礼品且不论,仅墙上挂的美国好几位总统的签名照片就足以说明可口可乐公司的地位。美国人十分注重这种荣誉。名人照片挂在墙上是一种荣耀。这一点恐怕是人的最大缺点,世界通病。
可口可乐公司发了大财后,除了扩大再生产外,还把相当一部分资金捐赠给教育和学术机构。这一点是我最感兴趣的。亚特兰大周围的一所大学————爱摩里大学就从可口可乐公司得到不少资金,这几年迅速成长了起来。我们在这所大学访问时,那里的校长曾告诉我们,由于可口可乐公司的赞助,学校这几年大有起色。的确,校园中矗立起一幢幢漂亮的新楼。学校财大气粗了,可以花重金聘请有名的教授,也可以通过颁发奖学金来吸引好的学生。大公司有这种传统,乐意向学术机构和基金会捐赠大笔的钱。当然政府税收政策上对此也有调节。我们可以看看布鲁金斯学会(见第十章第2节“布鲁金斯”)。
布鲁金斯学会1987年的财政中,政府拨款只占8%,私人捐款达39%;会费和书报收入,31%;赠款,27%。这样还不能得到数量概念,我们再来看美元数额:政府,45万美元;私人捐款,600万美元;会费和书报收入,485万美元;赠款,410万美元,总数达1,540万美元。这是一个思想库得到的收入。这样的机制,思想库怎么会不发达呢?如果所有的思想库都要由政府来负担,恐怕很快就会出问题。一是可能组不了思想,因为政府出钱的话,政府就可以影响它。另一个是在财政上政府不能负担这样多的思想库。如果思想库只剩下一个或少数的几个,没有真正的思想竞赛和较量,恐怕也不能造成思想奔涌的局面。
由此引出另一个值得重视的问题,也就是我在前面提到的特大公司的政治意义。可口可乐公司管理着近一百万人,管理着美国境内外数以百计的工厂,实际上治理着这些人。把美国每个跨国公司或私营企业管理的人数加起来,就会明白这在政治管理上的意义。因为如果这些公司和工厂都属于政府,需要政府来具体管理的话,政府将会增加许多负担。从管理原理上讲,政府也没有这样大的能量。
在资本主义杜会中,私人企业追求自己的目标,会用一切可以运用的手段来治理,政府的作用则在于调节私人企业。这样就完成了对人的管理的两重化:杜会的自组织系统和政府的自组织系统。政府系统只从上面管制社会的自组织系统,但不陷入其中,因而政府的负担不重。社会的自组织系统有一整套规则、程序和运作,它们的运作是稳定的。政治的变化往往不影响这一整套机制的运作。它们在运作中追求自己目标的同时,推动了社会系统的运转。这是一种政治制度的基础,或者说是美国这种政治制度的基础。美国大公司的作用恰恰在这两方面。这种非经济的作用,大公司本身也没有意识到。如果它们有意识的做这些事,那恐怕会是另一种景象:政治不稳态。
可口可乐是从一座破陋的作坊里发展出来的,其他大型公司也一样。在这个过程达到一定水平时,政治体制和社会制度便趋于稳态。这便是政治和经济的关系。
美国社会的宗教,或曰宗教生活,是社会生活的一个基本组成部分。宗教是许多人生活的不可分离的部分。理解美国,不能离开理解美国的宗教生活。进入任何社区,城市也罢,乡村也罢,映入眼帘的必然有大大小小、形形色色的教堂。在一个城市中,教堂之多,往往达到令人惊异的地步。
并不是所有的美国人都信宗教,甚至可以说并不是所有去教堂的人都信教。信教和去教堂的人,大有不同。但不论出于什么样的心理动机和社会动机,他们走进教堂里来了。圣诞节更是宗教生活和宗教情感的体现。圣诞节纪念耶稣基督降世,但这个节日早已世俗化,成为民间的一个节日。同时它也还是一个宗教节日,宗教组织在这个时期会组织各类活动。非宗教组织也一样。
我圣诞节前夕去听了了一个市交响乐团举办的专场音乐会。这类音乐会每年举行一次,唱大致相同的歌曲,均是赞美诗,歌颂救世主。这次的音乐会上演出了亨德尔的《弥赛亚》(Messiah,救世主之意)。当唱到其中一首名叫(《哈利路亚》)的歌曲时,按乔治二世以来的惯例,全场起立。《哈利路亚》即赞美主:“这个世界的王国变成主和基督的王国,万王之王,万主之主将世世代代统治我们。” 不少美国人在心理上依赖宗教或宗教组织,这造成宗教在美国社会势力强大的局面。
美国人信教,但差别很大。虔诚的教徒有之,他们仍为真正的信徒,怀着非常严肃的崇敬心情来敬仰上帝。他们每周日去教堂望弥撒或做礼拜,积极参加教会组织的各种活动。在家庭生活中,他们也延续传统的家庭宗教生活。我曾在一位相当有地位的金融界人士家中做客。他们在吃晩饭时还要做祷告,主客人拉着手,由其女儿用拉丁文念了一通祷告词。
有的人家也每周日去教堂,但并不信教,并不Religious(虔诚)。他们习惯于去教堂,每次必去不可,不去便会感到若有所失。我与一位神学教授讨论过这个问题。他说,真正信教的不多,大部分去教堂的人并不信教。但他们可以在教堂里找到一种生活方式,形成一个生活圈子,见到朋友、熟人,可以聊天,可以有一种团体生活。另外有些人保持与教会的密切关系,是因为教会的慈善服务。教会进行大量的慈善活动,不少穷人和有难处的人受惠于教会,自然也与教会保持着较为密切的关系。总之,有众多的人走进教堂,但在情感、认识和目的上有所差别。
宗教之所以能产生这样强大的影响,很重要的一条,就在于宗教的世俗化。宗教活动没有那样多的神秘色彩,与中世纪的宗教活动和宗教组织已大为不同。不少大型的现代化教堂均十分摩登,完全没有旧时教堂尖顶塔搂的风格,而呈现出一种现代化的情调。不少现代化风格的教堂成为争论的对象。教堂里富丽堂皇,青松翠叶装饰。上帝和基督大概连想都不敢想。
宗教组织同时也利用现代化的传播工具传播宗教。几大电台星期天都播送祷告节目,传至千家方户。由著名的牧师主持仪式,所传播的也大多关及每个人日常生活之烦恼与需要。有时候讲一个人如何能成功,有时候讲一个人为何应与他人和睦相处,如此等等。所有题材,都与《圣经》中的语录联系起来。在汉城举行奥运会时,一位著名的牧师在汉城举行祷告,向美国直播,主题是:“在你要求之前,我就会满足你。” 这是《圣经》中的话。牧师说,为什么奥运会期间汉城有这样好的天气,是因为上帝在人们请求之前就满足了人们的这个愿望。如此等等。现代化的大众传播媒介把宗教文化传播到四野八荒,这是十七、十八世纪的传教士所不能比拟的。由于大众传播媒介的强大力量,人们不知不觉地接受了宗教文化,耳濡目染。
宗教产生强大吸引力的另一原因是宗教组织组织了大量的慈善活动。宗教组织有自己的慈善事业,是非赢利性的,经费来自信徒的馈赠。宗教组织往往非常富有,因为不少信徒为了拯救自己的心灵或表明自己的虔诚,大把大把地向教会捐款。这些款项不需收税,由教会支配。教会组织各种慈善活动,救济穷人。如一个教会每周四供应免费午餐,任何人都可以去畅怀大吃。每逢过节,如感恩节,圣诞节,教会便会安排来自外国的学生到美国人家中做客。教会也往往组织旅游,费用很低,在外面住在教徒的家中。诸如此类的活动教会做得不少。在美国这样一个私有制的国家中,政府承担的责任有限,不少无依无靠的人 均投入教会怀抱。教会与其他类型的组织,共同吸引着这层人,这是美国社会组织结构的一个重要方面。
美国的宗教也是五花八门,无奇不有,各式各样的宗教,名目繁多。美国人一般对一种宗教与另一种宗教究竟有什么差别并不关注。他们弄不清究竟有何本质不同,他们只是依从一种宗敦,这就足够了。宗教组织多如牛毛,有时候几个人也可以宣称自己信仰一种与众不同的宗教。宗教自由在宪法上受到保护。任何人宣布自己有一种宗,是其他往何人不能禁止的。哪怕有一天一个人说本人创立的宗教相信蜜蜂为世界的天使,别人也没有办法,只有不信他。由邪恶宗教引起的悲剧不是没有。如琼斯创立的人民圣殿教,最后强迫九百多名信徒在奎亚那集体自杀,一时震撼世界。
宗教组织和宗教活动并非只具有狭隘的意义,它们同时也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宗教组织的庞大和活跃,宗教活动的繁多和广泛,本身就构成一个重要的社会机制。这套机制联系着成千上万的人,协调着成千上万的人,因而有着不可低估的社会功能。说它有社会功能是指它们在公共生活中起着一定的作用。罗宾·洛温(Robin W·Lovin)在《宗教和美国公众生活》一书中的分析是:(一)宗教可以起维护秩序的作用,宗教保证着权威的模式和民众必要的服从,使得有组织的人类生活可以继续。没有宗教的社会是处在混乱边缘的社会,宗教告诫人们服从上帝和世间的秩序;(二)宗教生活维持并保护着人们的自由。宗教生活对公共生活的最大贡献就是自由。美国的宗教与欧洲有不同的发展历程,它一来到这块大地上就信仰自由,而且是为了逃避宗教迫害而来到这里。宗教共同体竭力保护自己的自由,同时也保护了社会的自由,因为没有社会自由,宗教自由也不会存在。宗教自由给人们一种信念,促使人们在公共生活中也追求自由;(三)宗教生活促进了社会正义。因为宗教传播上帝的福音,宣传平等,这种精神促进了公共生活和政治文化的发展。他认为,此三点,为宗教与公共生活之间的三个基本关系。
细观宗教之功能,我们可以说,洛温的意见并不全面,宗教有社会功能是显而易见的。但宗教的问题也是显而易见的,不能讳言。问题是在不同的文化和社会条件下,这种功能有大有小。归纳这些社会功能,从社会政治管理的角度出发,可以说宗教有三项基本功能:
-
能够构成一个强大的社会组织系统,它能独立地按照自己的原则管理归依它的人们;
-
能够构成一个道德价值系统,指导和协调人们的行为;
-
能够构成一个有力的辐射系统,可以将自己的活动和观念传及杜会整体。
当然,以上三项功能只有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发挥正向的社会功能,否则往往贻害社会。在不少社会中,宗教是社会动乱的主要原因。宗教要发挥正向的社会功能,需要两个前提:
其一是宗教的非政治化。宗教不能成为政治的工具或成为政治的主宰。中世纪的状况是后者,表现为一种愚昧的专制;现代有些国家实践前者,表现为一种专制的愚昧。
其二是宗教的非迷信化。宗教不能成为迷信,成为迷信就会发生火烧布鲁诺,将童男童女送于河神,求神寻丹的荒诞行为。迷信与宗教是两个不同的领域;宗教更多的在于个人的道德情操修养,追求自律和奉献,迷信往往要求个人奉献于一种观念,不要求理性的过程,只有更多的盲目性和对自我的畏惧。凡是在宗教与迷信没有真正分开的地方,宗教就不能发挥正向的社会功能。
一个社会有一套宗教组织来协调相当一部分人的活动,来为相当一部分人制定一套道德规范和价格规范,可能在总体上有利于共同体生活。不少大思想家均谈到一个理想社会中宗教的不可或缺性,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卢梭等。一个没有宗教生活的社会,将会失去―个重要的自行的管理机制,政治体制的任务将更加沉重。在宗教存在的地方,政治系统的作用在于协调它们,不使其逾越共同的规范。
宗教在美国如此之发达,与美国社会高度发达的科学技术似有所格格不入。这是一个人类理性之谜。其实美国人对待宗教问题是十分理性的,正像他们对待科学技术一样。一种宗教在美国这样的环境中难以发展成一种迷信。而在其他一些国家中,没有高科技的度展,往往会导致迷信。科技的高度发展,制约了宗教非理性化的潜在可能性。社会表现为一个奇怪的过程,知识越进步,宗教越没有危险性,宗教便越活跃。
自然,任何事物都会成为人们利用的对象,宗教也不例外。最近美国电视报刊集中报道了一位电视布道牧师的丑闻。他与一位妇女私通,同时挪用数以万计的信徒捐款谋取私利,成为一大丑闻。这一事件告诉人们,宗教可以有益于社会,也可以有害于社会,任何有宗教的社会时时均面临着这一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