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lug | id | title | date | comments | description | tags | |
---|---|---|---|---|---|---|---|
122-key-value-cache |
122-key-value-cache |
键值缓存 |
2019-01-06 23:24 |
true |
键值缓存用于减少数据访问的延迟。什么是读穿、写穿、写后、写回、写后和旁路缓存模式? |
|
KV 缓存就像一个巨大的哈希映射,用于减少数据访问的延迟,通常通过
- 将来自慢速且便宜介质的数据转移到快速且昂贵的介质上。
- 从基于树的数据结构的
O(log n)
索引转为基于哈希的数据结构的O(1)
进行读写。
有各种缓存策略,如读穿/写穿(或写回)和旁路缓存。总体而言,互联网服务的读写比为 100:1 到 1000:1,因此我们通常会优化读取。
在分布式系统中,我们根据业务需求和上下文选择这些策略,并在 CAP 定理 的指导下进行选择。
- 读取
- 读穿:客户端通过缓存层从数据库读取数据。当读取命中缓存时,缓存返回;否则,它从数据库获取数据,缓存后再返回值。
- 写入
- 写穿:客户端写入缓存,缓存更新数据库。缓存在完成数据库写入后返回。
- 写后 / 写回:客户端写入缓存,缓存立即返回。在缓存写入的背后,缓存异步写入数据库。
- 绕过写入:客户端直接写入数据库,绕过缓存。
当缓存不支持原生的读穿和写穿操作,并且资源需求不可预测时,我们使用这种旁路缓存模式。
- 读取:尝试命中缓存。如果未命中,则从数据库读取,然后更新缓存。
- 写入:先写入数据库,然后 ==删除缓存条目==。这里一个常见的陷阱是 人们错误地用值更新缓存,而在高并发环境中双重写入会使缓存变脏。
==在这种模式下仍然存在缓存变脏的可能性。== 当满足以下两个条件时,会发生这种情况:
- 读取数据库并更新缓存
- 更新数据库并删除缓存
- 客户端
- 独立层
- 服务器端
- LRU(最近最少使用):检查时间,驱逐最近使用的条目,保留最近使用的条目。
- LFU(最不常用):检查频率,驱逐最常用的条目,保留最常用的条目。
- ARC(自适应替换缓存):其性能优于 LRU。通过同时保留最常用和频繁使用的条目,以及驱逐历史来实现。(保留 MRU + MFU + 驱逐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