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254 lines (180 loc) · 10.3 KB

RDBMS常见知识点.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254 lines (180 loc) · 10.3 KB

RDBMS常见知识点

键是什么?

键是描述数据表中某些特殊的属性列。

假设有一个学生表和一个班级表:
学生表有: 学号,身份证号,性别等属性
班级表有: 班级id,班级名等属性.

超键 / 候选键 / 主键 / 外键?

  • 超键: 超键是能唯一标识数据表中的记录的属性集的集合

超键可以是一个属性,也可以是属性组合。 如学生表中的学号可以作为学生的唯一标识, 身份证号也可以作为学生的唯一标识,那么与这2个属性任意搭配的集合, 都可以作为学生表的超键: [[学号],[身份证号],[学号,身份证号],[学号,性别],[身份证号,性别]...]等等。

  • 候选键: 候选键是能唯一标识数据表中的记录的属性的集合。

可以把候选键看作是最小粒度的超键,即没有冗余的超键。 学生表中的候选键为:[[学号],[身份证号]]。 但是不能有[学号,身份证号],因为学号和身份证号同时存在就不是最小粒度了。

  • 主键: 主键是能唯一标识数据表中的记录的属性列。

看起来主键和候选键区别不大。 但是候选键可以是一个集合,同时包括[学号],[身份证号], 而主键是从候选键里选出一个属性出来,要么是[学号],要么是[身份证号]。(不考虑联合主键哈)

  • 外键: 外键是约束一个数据表和另一个数据表表的关系的属性列。

如何确定学生在哪个班级呢?或者说如何确定某个班级有哪些学生呢? 一个班级可以有多个学生.这就属于一对多关系。 可以在学生表中加一个班级id的外键列,与班级表的班级id关联, 这样就可以确定学生与班级的关系了。

联合主键和复合主键

网上有文章说联合主键和复合主键有区别,但我个人认为没区别。

在我看来联合主键和复合主键都是以多个属性列共同组合的主键, 它们以组合的形式保证数据的唯一性。

有的同学说联合主键是多个主键组合成的主键, 而我想反驳:一个表只有一个主键呀,哪来的那么多主键。 我估摸着有同学大概是想说多个唯一属性的列组成的主键吧,那还不是属于组合主键。。 当然,也可能是我功力不足,认识不到吧。

DDL,DML,DCL,DQL,TCL

  • DDL(Data Define Language:数据定义语言):DDL的功能是用于定义数据库中的模式(Schema), 模式包含了表,视图,存储过程等集合。 这里准确来说应该是定义数据库的三级模式:外模式,模式(逻辑模式,概念模式)和内模式。

DDL的关键字有: CREATE , ALTER , DROP等。

  • 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数据操纵语言):DML的功能是用于操作数据库中的数据。

DML的关键字有: SELECT , DELETE , UPDATE , INSERT等。

  • DCL(Data Control Language:数据控制语言): DCL的功能是用于设置数据库的用户权限。

DCL的关键字有: GRANT,REVOKE等。

  • TCL(Transaction Control Language:事务控制语言): TCL的功能是用于管理事务。

TCL的关键字有: BEGIN , COMMIT , ROLLBACK等。

  • DQL(Data Query Language:数据查询语言): 数据查询语言,它属于DML。

DQL的主要关键字就是SELECT了。

DROP , TRUNCATE , DELETE区别

  • DROP: 删除表(包括表的所有索引和数据)或数据库。DROP属于DDL,操作不可回滚。

  • TRUNCATE: 删除表中的所有数据,如果有字段是自增的,那么该字段将重新从0开始。 TRUNCATE属于DDL,操作不可回滚。

  • DELETE: 删除表中指定的数据,如果没有指定条件,将删除所有数据。DELETE属于DML,操作可回滚。

数据库设计范式(Normal Form)?

  • 第一范式: 所有字段都是不可分解的原子属性。

假设在一张用户表中有一个字段为地址。 但地址其实就不是一个原子属性, 因为地址可以分成: 国家 + 省份 + 城市 + 区域 + 街道等属性, 所以需要以最小粒度为单位设置表的属性。比如年龄,它仅仅代表年龄,并不能再分割。

  • 第二范式: 第二范式在第一范式的基础上,所有属性必须依赖于主键,不能依赖部分主键。

一个表必须所有的非主键属性都必须依赖于主键,而且不能只依赖部分主键, 假设有一张学生教师表,字段为: 学号,学生姓名 ,教师编号,教师姓名。

学号(PK) 学生姓名 教师编号(PK) 教师姓名 
1  guang19 1 qsjz

其中学号与教师编号为联合主键,学生姓名依赖于学号,而并不依赖于教师编号, 所以学生表不符合第二范式。

正确的做法是将学生教师表拆分为2张表:学生表和教师表, 并添加一张中间表来建立学生与老师的关系(一对一或一对多)。

学生表的字段为:学号,学生姓名。 教师表的字段为:教师编号,教师姓名。

学生表:

学号(PK) 学生姓名
1  guang19

教师表:

教师编号(PK) 教师姓名
1  qsjz

中间表:

学号(PK) 教师编号
1 1
  • 第三范式: 第三范式在第二范式的基础上,属性不能间接依赖于主键,必须直接依赖于主键。

假设有一张学生表的字段为: 学号,学生姓名,班级编号,班级名称。

学号(PK) 学生姓名 班级编号 班级名称 
1  guang19 1 qsjz5

其中学号为主键,但是班级名称依赖于班级编号,班级编号再依赖于学号。 这样班级名称与学号之间并不是直接性依赖,而是传递性依赖。

可以将学生表拆分为:学生表和班级表,其中: 学生表的字段为: 学号,学生姓名,班级编号。 班级表的字段为:班级编号 , 班级名称。

学生表:

学号(PK) 学生姓名 班级编号
1  guang19 1

班级表:

班级编号(PK) 班级名称
1  qsjz5

学生表的班级编号与班级表的班级编号就属于一种外键关系了, 2张表中也不再有传递依赖性的依赖关系了。

视图是什么?

视图是一种展示数据表特定结果的虚拟表。 它主要用来做查询结果集的展示。

视图与表有什么不同?

数据表是存在物理文件中的,而于视图是虚拟存在的内存表。 它实际上是一条编译好的Select SQL语句,没有任何数据。 对视图的增删改查等操作实际上是对视图的基表的操作。

视图的优点

视图的优点主要在于可以定制用户数据,让用户关注于其自定义数据本身,而不用理会无关的数据。

视图的缺点

视图的主要缺点在于修改限制。 虽然视图主要是用来做结果集的查询展示的, 但是仍然可以对视图做出修改的操作(实际上是对基表做出修改)。 如果一个视图由多张基表的结果集组成,那么修改操作会变得很麻烦。

存储过程是什么?

当用户使用DML SQL语句操作数据库时,数据库需要编译SQL后再执行。 而存储过程则是用户为了完成特定的任务, 而预先在数据库中定义好并经过数据库编译后的一组SQL, 用户通过指定存储过程的名字和参数来调用存储过程。

存储过程类似于编程语言中的方法函数。 

存储过程的优点

存储过程的优点主要在于它允许我们像编写函数一样定义SQL语句,非常的灵活。 并且存储过程是直接经过预编译直接存储在内存之中的,执行速度是很快的。

存储过程的缺点

存储过程的缺点主要在于耗费数据库的资源,如果存储过程过多,那么占用的内存也是越多的。

有的文章说存储过程的可移植性差,但应用程序的技术选型不应该是预先敲定的吗?

触发器是什么?

触发器是在指定表上,当满足指定条件时会执行的SQL语句的集合。 可以把触发器看做是特殊的存储过程,不过存储过程需要手动调用, 而触发器则是满足指定条件就会被触发。

触发器的触发事件有: UPDATE,DELETE,INSERT
触发时间有:Before,After

触发器缺点同存储过程一样。

临时表

临时表与普通数据表是相似的,不过临时表只在当前的连接之中有效, 当连接断开时,临时表就被销毁了。 因此,临时表可以保存一些临时的数据。

使用SHOW TABLES命令是无法查看临时表的。

连接

连接分为:内连接,外连接和交叉连接。

  • 内连接:内连接只返回连接表的匹配的数据。

  • 外连接:外连接分为:左外连接,右外连接和全外连接。

    • 左外连接:左外连接会返回左表所有的行,即使右表中没有匹配的行。

    • 右外连接:右外连接返回右表所有的行,即使左表中没有匹配的行。

    • 全外连接:全外连接返回所有表的所有行,即使表的数据不匹配。

  • 交叉连接:交叉连接又称为笛卡尔积,它不同于其他连接,交叉连接无需指定条件。 它将一张表的每一行与另一张表的所有行全部匹配一遍,效率非常低,而且使用交叉连接的情况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