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Latest commit

 

History

History
28 lines (24 loc) · 2.7 KB

README.md

File metadata and controls

28 lines (24 loc) · 2.7 KB

zjson

概述

现在存在很多 Json 解析器,各有特点,各自的目标均是为使用者提供更高的解析性能,但这些解析器却往往存在如下缺陷:

  1. 容易造成运行栈攻击:因为这些解析器普遍采用递归解析方式,当 Json 数据递归层次比较高时,一个 200 KB 的 Json 文件便会使这些解析器崩溃;
  2. 网络适应性较差:需要一次性将完整 Json 数据读完后输入 Json 解析器才能进行解析,如果 Json 文件较大(比如:100 MB),则需要预先创建较大的内存;
  3. 内存占用高,易造成内存碎片:每创建一个节点对象需要多次申请内存,节点比较多时,一方面内存碎片严重,另一方面内存占用也较大,造成浪费。

zjson 采用有限状态机方式,主要特点如下:

  1. 运行栈安全性好:流式解析,没有递归,不会造成运行栈溢出;
  2. 网络 IO 适应性更好:可以边读边解析,阻塞式/非阻塞式网络 IO 模型均适用;
  3. 内存占用低:内部采用分片内存池管理内存,内存占用更少、小内存分配更快。

编译

编译条件

  • cmake > 2.8
  • gcc/g++ > 4.8.5

编译过程

  1. 编译库及例子 直接在项目目录下运行:make,则会在项目目录下生成 libzjson.a 和 libzjson.so,同时会在 example 目录下生成测试例子,在 tools 目录下生成创建多级嵌套 Json 数据的工具;

  2. 编译其它测试例子 在 tests/ 目录有三个例子,分别是使用 zjson,cJSON 和 rapidjson 库编写的例子,在编译 cjson 例子前,需要将编译好的 cJSON 库安装至 /usr/local/lib 目录;在编译 rapidjson 前,需要将 rapidjson 的头文件所在目录 rapidjson 拷贝至 /usr/local/include/ 目录下。

测试

  1. 进入 tools/ 目录,运行工具: ./json_create -n 100000,其中 n 后面指定所生成 Json 数据的嵌套次数,这样在 tools/ 目录下便生成一个 Json 数据文件 json.txt;
  2. 进入 tests/cjson 目录,运行 cJSON 的测试例子:./cjson -f ../../tools/json.txt,此时感觉也许一切正常,这是因为 cJSON 内部有个宏定义 #define CJSON_NESTING_LIMIT 1000 即将嵌套次数限制在 1000 以内以避免栈溢出,可以把此值放大,比如设成 100000000,然后重新编译 cJSON 并将编译好的库安装至 /usr/local/lib/ 目录,然后再重新编译 tests/cjson 例子进行测试,看看嵌套次数达到多少时 cJSON 解析器会崩溃;
  3. 进入 tests/rapidjson 目录,运行 rapidjson 的测试例子,看看嵌套层数到多少时该程序也会崩溃。
  4. 进入 test3/zjson 目录,测试采用 zjson 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