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2017 03 31 DrWei LifeLearner02SlideDraft

CNFeat edited this page Apr 1, 2017 · 3 revisions

面向未来的学习:认知科学给终身学习者的启示

Part1 信息过载时代 在现实生活里大家往往容易高看聪明人,许多观众看了 最强大脑,以为我也是聪明人,但我自己更愿意把我定义为一个终身学习者。在生活中我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前途,往往看他对事物是否有强烈的好奇心,是否有强大的学习能力,我们平常人往往在短时间内高看了学习的作用,长时间内低估了学习的作用。

查理芒格自己说,「我非常幸运,在读法学院之前就学会了学习的方法。在我这漫长的一生中,没什么比持续学习对我帮助更大。再拿巴菲特来说。如果你们拿着计时器观察他,你们会发现他醒着的一半时间是在看书,剩下的时间大部分用在跟一些非常有才华的人进行一对一的交谈,有时候是打电话,有时候是当面。」

知识的增长不是像一条线那样平缓,而是像一条曲线那样,积累到某个阶段会像指数一样突飞,我们以为学习就像一加一那样学一点是一点,但其实学习是乘法,你在其他领域学到的知识会推动你学习的速度。看似零散的知识之间会产生化学反应,产生出爆炸性创想。就像银行存款利息一样,知识的增长也是以复利的形式。所以不仅要做学习者更要做终生学习者,终身学习者不是把学习当做一时半会儿、某个时间段的学习,而是把学习当做贯穿自己一生的金线。

page1. 信息过载、知识焦虑 回想一下我们获取信息的几个阶段,在座的各位上学的时候,大概是十几二十年前吧那时的我们是怎么获取信息的?去学校,靠近老师;去图书馆,翻阅书籍;哦,对还有参观科技馆,博物馆;还有看电视,很少有人上网吧,更别说像现在这样一部手机在手,天下知识我有的爽快了。大家可以想想这两个时间段我们学习知识的不同。比较容易看到的是,第一个阶段我们得主动向知识的集聚地靠过去,不论是到学校,都图书馆,科技馆、博物馆都是这样。知识就像那一盏电灯,把我们这些渴望知识的小虫子吸引过来,不远万里穿过黑暗围着那光亮飞舞,而现在似乎知识与我们的角色反转过来了,只要带着一部手机,有了手机应用,微信公众号,微博,信息就像一群蚊子一样嗡嗡嗡地围着你打转,逃都逃不掉。以前是知识匮乏,现在就是信息过载。以前我们对知识没有什么选择,现在则是选择太多。当我们无法处理和内化这么多信息的时候,就产生了知识焦虑,这么多知识什么都想学什么都想掌握。

page2. 新学科层出不穷 (放《人性与暴力》中的那张图,表示app与微信公众号在快速增长) 为了让大家对现在我们面临的信息量有个直观的认识可以给大家看两张图 图1 这是反应的微信公众号和手机应用数量的增长

这可以间接地反应出我们日常接触信息量的增长,每个APP,每个公众号都是一个蚊子,每天都得嗡嗡几声。当然这还是我们除开了传统的信息渠道,比如电视,报纸之类的~

Part2 落后的学习武器

面对这样一个现状,我们手里的武器似乎并不称手,我们树立起来的关于如何学习的认识,培养起来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是在十多年前的学校教育中获得的,是面向过去时代的。面对时代的巨变,我们就像拿着大刀长矛,面对着坦克的洪流。

为什么说传统学校教育提供的学习方式是面向过去的?

我们从教什么,怎么教,教育理念这三个方面举一个典型的例子。

Page1.

传统学校教育

教什么:只注重一般知识技能的传授

怎么教:只注重外显知识的传授

教育理念:只注重很重的教育制度的改革

分别讲解:

传统学校教育是以学科为知识组织方式,比如我们老一辈家长挂在嘴边的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但是现在科技日新月异,新学科层出不穷,我们已经听到了很多学科专业的学生出来不好就业,当然这是往功利的方向说了。但这至少表明传统学校教育的缺陷,跟不上时代的变化,本应该是面向未来的教育,却停留在了过去。这其中的一个原因就在于传统学校教育注重的是一般技能的传授,我们可以回想一下自己接受的教育,老师强调的是对一门具体学科知识的掌握,你物理学得好,可是语文就不一定了;你在中学学得好,你在大学就不一定了;你有老师指导的时候学得好,你自学的时候就不一定了。假设有这样一种通用的学习能力,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在你一生的学习中都能发挥作用,这样的能力你想获得吗?那么这种能力又存在吗?

关于怎么教的问题 刚才我们也谈到传统学校教育更多的是传授的具体学科的知识,这些知识有专门的教学资料,能够方便地在人与人之间传播转移,这通常被称为外显知识。但是认知科学的研究发现,还有另外一类难以用正式语言表述的知识——内隐知识——更为重要。它既是个体经验性的,像个人动机、价值体系之类的无形的东西。也存在于通过各种相互作用与他人共享的情境之中,像学习氛围,企业文化之类的。对于这类知识,传统学校教育似乎隐隐约约地感受到了,比如说老师们强调要在实际情境中学习,但是却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后面我们会提到这类知识的特点。

教育理念问题:

教育制度的改革时间跨度长,涉及的方方方面繁杂多变,推动这样的改革需要极大地投入和力量,并且改革的结果并不一定理想。对于我们搞科研的普通人,或者在座各位普通的学习者,我们能做的只能是一些小事情。教育理念的东西对于我们来说太过遥远,我们需要的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能立刻起到作用的教育理念。

所以从这三个角度来看,我们需要一种跟传统学校教育不同的学习方式。它能够应对现在这个知识爆炸、信息过载的时代,对我们终身学习者来说,它也能够在未来持续不断的指导我们的学习,用孔子的话来说,是一种一以贯之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在目前的学术研究下,认知科学指导下的学习方式是我比较认可的。

Part3 新武器:认知科学指导下的学习方式

认知科学(Cognitive Science)是一门研究信息如何在大脑中形成以及转录过程的跨领域学科,其研究领域包括心理学、哲学、人工智能、神经科学、学习、语言学、人类学、社会学和教育学。

用大白话来讲,就是研究人如何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并作出决策的学科。大家想想,学习不就是这样一个过程吗?我们通过阅读,听讲,体验各种方式进行的学习,这都可以归纳为获取信息,然后我们大脑进行处理,再反映出来的行为就是我们的学习成果。认知科学研究了人类学习的规律,它的成果当然能指导我们如何更好地学习。

我们来看看面对上面三个问题认知科学提出的解决方法。

Page2.

传统学校教育 认知科学

教什么:只注重一般知识技能的传授 更注重元认知技能

怎么教:只注重外显知识的传授 更注重内隐知识

教育理念:只注重很重的教育制度的改革 更注重学习的微观经济学

教什么: 回到我们在前面提到的那个问题:假设有这样一种通用的学习能力,能够突破时空的限制,在你一生的学习中都能发挥作用,这样的能力你想获得吗?那么这种能力又存在吗?

说实话我也不知道,但在心理学研究中有近似于通用学习能力的一些研究,其中有一种叫做元认知理论。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什么是元认知。

上个世纪70年代左右,心理学家John H. Flavel提出了元认知理论。他认为元认知是:

  • 反映或调节认知活动的任一方面的知识或者认知活动
  • 为完成某一具体目标或任务, 依据认知对象对认知过程进行主动的监测以及连续的调节和协调

霍金说,自己的时间简史每多一个公式读者就少一半,我怕每抛出一个定义听众就睡一半,所以又换一个不那么严谨的说法:即元认知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自我如何认知的知识的了解,二是对这一认知过程的调节。 认知大体上可以说是我们思维、决定、推理等活动的一个过程。元认知相当于是针对思维、决定,推理这些过程本身的研究,考察人脑是怎么思维的,怎么做决定,这些过程有什么特点等等。

用学习来做比方,我们平时背诵知识点,做练习题这些是一般的学习过程,将元认知应用到学习上来就是从人大脑的思维习惯出发,来探讨背诵的时候我们人脑有什么特点,比如近因效应,尾因效应,并根据这个特点来设计一些学习策略,让我们的学习效果更好。

举个我时常说的例子,人的大脑其实是很懒的,他总是想法设法地偷懒。「记住了」一个东西是比较容易的,但是「学会了」一个东西相比而言需要付出的成本更大,这个时候大脑就偏向于耍滑头,当你「记住了」一个东西的时候就给你一个错觉,「啊哈,我已经学会了,去放松一下吧」。生活中有很多这样的例子,比如你在电脑上囤积了很多书,大脑就给你一种满足感让你自以为看过了那些书;你囫囵吞枣地看完了一本书大脑又给你一种满足感,让你自以为掌握了书里的知识。这也是为什么生活中总是那么多纸上谈兵的故事,那就是因为他们被大脑欺骗了,以为纸面上的东西掌握了就能在实际中也能做得好。这背后的原理就在于大脑短时间内处理的信息是有限的,所以简单任务跟困难任务比起来大脑更倾向于处理前者。知道了大脑的这个特点,你下次设计自己的学习方法的时候是不是会想办法突破 记住了 这个层次呢?

这样你会发现元认知其实相当于一个总的原则,它不是一项关于具体领域的知识,相反通过你对它的学习,元认知能够迁移到具体领域的知识上,指导我们学好具体领域的知识。如果我们将一生的学习看做一场旅程,那么,元认知就是高铁。具体的领域知识则是你的人生旅程经历的一站又一站。

将元认知应用到学习上来,我们可以分析大脑在思考的时候有哪些盲区可能会误导我们的学习,这样就可以在实际的学习中注意避免这些误导,这是实实在在能提高我们学习能力的技巧,但是在传统的学校教育中这些有用的技巧却并没有引起重视。当我们面对信息洪流的冲刷时,这些从人脑这一最基本的思维承载器中引申出的方法,就像是海边生长着的礁石给我们稳固的落脚点。

怎么教:前面我们说到了传统学校教育注重的是外显知识,而认知科学指导下的学习则注重内隐知识。内隐知识的特点是一旦获得,就具有稳定性,不易遗忘。比如说,我们在偶然间听到一首歌,不知不觉间就把歌曲的旋律记下来了,这个旋律可能我们一辈子都忘不了,这样的记忆方式如果我们能研究出它的机制,我们以后就再也不会为记不住东西烦恼了。目前心理学家研究表明,内隐知识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情境性,总是与特定的情景紧密相联系的。对我们学习者来说,学习一门知识的最好的方法便是进入适当的情境。

教育理念:

教育制度的改革时间跨度长,涉及的方方方面繁杂多变,推动这样的改革需要极大地投入和力量,并且改革的结果并不一定理想。对于我们搞科研的普通人,或者在座各位普通的学习者,我们能做的只能是一些小事情,搞搞学习微观经济学。注意,断句是这么断的:「学习的-微观经济学」,而非「学习-微观经济学」。

什么叫学习的微观经济学?简而言之就是不同于从制度层面,宏观方面改变教育制度,从成本较小的地方着手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如果你告诉孩子一个学习小技巧,比如对学习的时间、地点、次序、内容进行微调,能否提高农村的学习效率呢?这种从个体学习视角入手的新学科,就被认知科学家称之为「学习的微观经济学」。

上面三个例子,元认知,内隐知识,学习的微观经济学,这三者之间有一个体现了认知科学的共同点:尽量降低人的认知负荷,还是换句通俗的话来说,那即是人脑倾向于在有限的资源和条件下,用最小的成本获取最大的收益。元认知是教给学习者关于学习的知识,让学习者掌握一套通用的方法,这样为未来的学习节约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内隐知识同样也是如此,通过将外显知识内化为自己内隐知识,在实际应用的时候可以自动化做出反应,避免再次学习带来的磕磕盼盼;学习的微观经济学也是这样面对复杂的学习任务,我们个体能够动用的时间和精力资源有限,只能从小处着手,获得实际的进步。

如何理解降低认知负荷这个观点?

要理解这句话我们得看看人脑的工作模式。大家可以看看这张图,认知科学关于人的认知过程做了很多研究,其中比较有影响的假说是信息加工理论,这个观点将“人与计算机做类比”,认为人的心理活动类似于计算机的运算过程,人的思维类似于计算机程序。我们看到计算机的工作原理是从外部接收数据,再经过内部程序的处理输出为结果;人的认知也是一个类似的过程,我们通过眼睛耳朵等感觉器官从外部接收数据,再经过内部大脑的处理,输出的使我们的言行。我们都知道计算机虽然处理速度很快,但是它本身也会受自己CPU容量和运算速度的限制,同样人处理外部信息的速度也会受到限制。了解记忆的基本原理的人可能知道,工作记忆与长时记忆,我们当下处理的信息都会放到工作记忆里,而它的容量大概在7+-2个单位,这个容量其实是很有限的。长时记忆看似是无限的,但长时记忆的提取方式也是受限的。总之人的记忆力在无穷的现实面前是极其有限的;不只是记忆力,在人的认知过程中涉及到的注意力、感知能力、信息加工能力等都是有限的。它们统称为心理资源。传统学校教育当然有其不可替代的优点,我们这里只是从认知科学的角度来谈谈他的缺陷:从人的心理资源有限这一出发点来看,最根本的一条就是增加了人的认知负荷。

心理资源是稀缺的,而世界是纷繁复杂的。这就决定了人的心理活动或精神现象必定是节约的。人类必须有效的配置心理资源。对于信息处理投入与收益的比较就成为心理资源配置的依据。人们总是以尽可能小的劳动,尽可能小的思维消费,尽可能短的时间,获得尽可能多的所要求的东西。所谓节约,即以最小的成本获得最大的收益,可以说是人类所有活动的共同特点。人类的认知活动,包括学习当然也不例外。

Part4 终生学习者如何利用认知科学(个体化学习,社会化学习)

那么如何利用这一原则指导我们进行终身学习呢 ?

我们一般将学习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是针对学习者自身的学习场景,比如你自己上自习,称之为个人化的学习;另一种是学习者与外部发生交互产生的学习场景,称之为社会化的学习。

对个体化学习而言,我想通过几个小问题来讲述几个小技巧,虽然这个技巧很简单但背后可是有坚实的心理学原理做支撑。 1.上课记笔记是高效的学习方法吗? 不是,尽量下课后通过自己的回忆整理笔记。 2.题海战术真的需要批评吗? 题海战术是有必要的 3.一分钟能的高效记单词的方法 不要总在一个地方记单词,可以试着多换几个地方试试 4.怎么有效记住一本书? 复习时,不要一口气把整本书看完,可以适当间隔一段时间再复习 5.期末多门学科怎么复习?

上面这些窍门涉及到的认知科学原理叫做记忆的必要难度理论。这其实是反过来利用了前面提到的认知科学原理:人的认知资源有限,大脑爱偷懒。

如果你将人的大脑粗陋地比喻为一块硬盘。假设你的每次记忆,都是往这块硬盘中写入内容。你可以近似地将人的记忆想象成无限容量,但是这些硬盘上的资讯会相互竞争。

人的记忆有两种基本机制:存储与提取。近些年来,认知科学家们研究区分了人们记忆竞争时的两种不同类型:存储优势(storage strength)与提取优势(retrieval strength)。以前,人们常识以为,记得越快,就是学习效果越好。简而言之,存储越容易,提取就会越快。但是近些年,最新实验发现了与常识相反的结论:「存储与提取负相关」。也就是说,存入记忆容易,提取出来会不容易;反之,如果你有些吃力地存入,那么,提取会更牢。

1.上课记笔记是高效的学习方法吗?(生成效应) 不是,尽量下课后通过自己的回忆整理笔记。 2.题海战术真的需要批评吗?(测试效应) 题海战术是有必要的

1体现的现象是学习的生成效应。它是指相对于重复呈现问题的答案,让学习者自己生成这些内容更有利于促进学习的长效性,因为你自己回想和生成学习内容,这当中包含了一个提取过程,能有效的巩固记忆。2体现的现象是学习的测试效应。 生成效应与测试效应都包含提取过程,二者紧密相关。许多经典研究都证明,测试或提取尝试是一种有力的学习方式,它比一遍遍重复诵读更有益于学习效果的长期保持。从“必要难度”理论来看,要求学习者生成知识或对所学知识进行测试,都包含着需要付出一定努力的提取过程,需要耗费更多努力或更具难度的提取可提高存储力,使记忆保持更持久。

然而,我记得我的语文老师经常强调的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一遍遍重复”是很多学生所惯常采用的学习方式,学习者往往认为记忆就像摄像机或录音机一样,只要反复诵读或逐字记背,信息最终就会“写入”我们的记忆之中,而实际上如此却可能使我们最终一无所获。

虽然提取作为一项学习事件相对于“编码”更有益于记忆保持,然而这一事实并未引起足够的重视,这有可能是因为提取所依附的形式——测试,往往被看作是评价工具,而不是学习形式。但有很多机智的老师已经敏锐的发现测试的重要作用,我在化学课老师就是这样。每次上课前就会说,这门课的主要内容我在在下次课上会点几个同学起来复述一遍。同学们在下面立刻哀嚎起来。想想这多可怕,在全班同学面前起来复述,并且是随机点名,每个人似乎都有可能,这样每个人在巨大的压力下开始准备回想每次课的内容。结果出奇的好,那个老师上的班平均分总是最高的。

研究还发现,测试还有两项与学习紧密相关的作用。其一是测试有元认知功能,能帮助学习者确认所学习的内容是否已经掌握或者理解了。如果让我们自己回忆学完了一门课哪些知识点我们掌握了哪些没有,这个过程是很不可靠的,通过测试这一手段得出的结论就很有力了。其二测试后我们明白了哪些知识点没有掌握可以进行更有针对性的练习,提高学习效率。

3.一分钟能的高效记单词的方法(地点必要难度) 不要总在一个地方记单词,可以试着多换几个地方试试

在学习过程中变换学习情境可创设“必要难度”,从而促进所学内容的有效保持。这里的学习情境不仅指学习的具体环境,它还包含学习方式、策略等与学习有关的因素。根据“必要难度”理论,当教学或学习发生在某一限定的、学习内容可预期性强的学习情境下时,学习就容易变得具有一定的情境限制性。因为在这样的情境下,学习内容可以很容易被提取出来。然而,当间隔了一段时间之后或在变换知识背景的情况下进行测试时,学习者往往难以提取原先所学的内容。而相比较而言,变换学习情境,甚至仅仅改变学习的物理环境,都可以促进随后的知识回忆水平。例如,有研究发现,同样的内容,在不同的两间房间各学习一次的记忆保持效果,比在同一间房间学习两次的效果要更好。从这个角度来看,提高背单词效率最简单的是时不时变换一下背单词的地方。

4.怎么有效记住一本书?(分散学习) 复习时,不要一口气把整本书看完,可以适当间隔一段时间再复习。 我相信这是大家都渴望得到的一项技能,想想现在大学生期末时候的样子,在几周之内要把几门课十多本书的内容都记在脑海里,有了这项技能那可多实用。但我们往往发现考试前突击记者的书本内容遗忘的速度快得令我们难以想象,很多人甚至走出考场后旧回忆不起来书本的内容。这背后其实也是有着深刻的心理学原理。

大量研究都已表明,集中学习促进的是短效学习效果,而分散学习促进的是知识的长效保持。分散学习效应已在各种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得到充分的证明,它也是整个记忆科学研究史上最可靠的、通识度最高的研究结果之一。分散学习的相关研究数不胜数,然而在实践中的应用却相当薄弱。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便是分散学习给学习者带来了难度,而集中学习则使学习者自我感觉良好。集中学习对于学习者来说,显得更便利,而且当需要学习不同专题时,集中学习似乎是更合理的一种方式,因为集中学习的确可使学习者迅速地“学到”一些东西——彻夜苦背之后取得好成绩对学习者来说当然是一种强化。但经验告诉我们,在考试时能回忆起的那些内容随着时间的推移能再记起来的极少。相比较而言,对某一学习专题进行分散学习,不仅可提高一段时间后的测验成绩,还可促进知识的长期保持。另外,从知识习得的规律来看,新学的知识总是以原先所学作为基础,优化的分散学习模式不仅有利用于为新学内容提供背景知识,也有利于知识的相互迁移。

研究者指出,从现实角度出发,学习间隔时间控制在测试间隔时间的5%-10%左右是最佳的。也即是说如果你十天后要参加一门考试,你在前面学习时,每一次学习最好安排半天或一天的间隔。该研究结果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如果学习者希望所学知识能在头脑中长期保持,那么学习阶段的间隔时间就应当延长在适当的程度,也即创设适当的难度。

5.期末多门学科怎么复习?(交错式学习)

我们还是以大学生期末考试为例,那时他们复习的内容通常是5、6门学科,一种策略是我可以一直复习一门课直到我完全掌握,再复习另一门;另一种策略是我可以把一门课的内容分为几个部门,先复习这门课的一部分,再复习另一门课的一部分,这样交叉着复习。这两种策略哪一种更好呢?答案是后者。

后者这种方法被称为交错式学习,是指将某一待学习内容分成若干节段或专题,各部分交替着学习。与之相对的是批量式。交错式学习很好地结合了分散学习和其它促进学习要素的作用,是经大量研究证明的有效学习策略。

传统羽毛球教学中认为应该将羽毛球技术动作分解为握拍、发球等一系列子动作,分别练习掌握好之后再合起来,但其实采用交错学习的练习方法效果更好。

对于交错式学习何以能促进知识技能的长期保持和迁移,有许多理论解释。有研究者认为,这可能是因为交错式学习使得学习者必须不断克服不同学习内容间的干扰,迫使学习者注意到其间的异同,从而促成了编码过程中对学习内容的更好地表征,促进学习保持和迁移。 另一种理论解释认为,交错式学习使得学习者不断地从记忆中加载信息,不断巩固了记忆。 从“必要难度”理论来看,对学习或记忆内容的再加载并不仅是记忆过程中的一个具体事件,它具有更一般的意义。从这个意义上说,再加载时将发生遗忘,为学习带来难度,而遗忘实际上为提高将要学习的知识或技能的存储力创造了机会。

总的来说,提高学习能力的一个策略就是给自己没事找事,多加点难度。

社会化的学习

我们身处社会之中,接触的首先是身边的人,再就是那些能够吸引我们注意力的人。我们在进行社会化学习时,这两者也给我们带来了直接的影响。

1.哈佛等名校真正胜出的是什么?(同侪压力) 大家都知道名校出生的孩子有很高的成才率,除了名校丰富的教育资源和孩子们本身的高素质之外,我们容易忽略另外一个重要的因素:同侪压力。你想想看,同是一年毕业的,自己的同学有的在科技行业引领一代浪潮,有的投身社会领域推动制度变革,有的进一步钻进科研领域在人类智慧史上留下足迹,这些同辈的压力时刻压得你喘不过气来,当然更多的人是享受,享受这激烈的智力竞争带来的愉悦。这样的同侪压力会让人不甘堕落,拼命地努力奋斗。

2.如何快速拿到诺贝尔奖?(认知学徒,合法的边缘参与)

在科研界有一个很明显的现象,全世界某个领域的主要论文都是那几个顶尖实验室的人做出来的,获诺贝尔奖的人都是在那几个实验室轮流转着的,因为聪明的人总是扎堆出现,一流的实验室往往汇聚了一大批资源。想拿到诺贝尔奖,认知科学提供了一个策略是合法的边缘参与,你得围绕着他们做一些边缘性的工作。

我们在前面提都过,研究学习的科学家,通过大量研究表明,成人的最佳学习方式并非独自练习,而是在情境中学习。

我们普通人也是一样的,你想进入一个领域,有效学习是直接进入相关情景,找到自己的「学习共同体」,然后学习者刚开始围绕重要成员转,做一些外围的工作,随着技能增长,进入学习共同体圈子的核心,逐步做更重要的工作,最终成为专家。就如同学习编程,你从一个小白想进阶为一个大师,需要的是直接进入编程领域的社区,跟程序员交朋友,先帮他们打杂搞好关系,随着自己技能的增长逐渐一步一步的成长起来。

从认知科学角度,这也提供了一个应对信息过载时代的启示,当遇到信息过载,不要面对信息,而要面对人。信息不重要,信息承载人才最重要,你得去和时间最前端的人群连成小社群。这个圈里的人,才会用最简单的话告诉你这个世界最重要的信息。

Part5:我的一些实践

page1:前辈的启发:委内瑞拉的国家智力工程 1979年,石油大国委内瑞拉在哈佛大学认知科学家珀金斯的支持下,启动国家智力工程,成立了国家智力发展署。委内瑞拉政府认为,人的智力资源是比石油更为宝贵的资源。该计划由家庭教育计划、学校智力发展计划与成人智力发展计划三部分构成。如果说未来国家竞争在于高素质人才之争,那么一个民族未来就在于那些咿呀学语的儿童。如果每个妈妈在儿童发展的早期多掌握一些靠谱的脑科学与儿童心理学知识,学会「聪明养育」,那么,孩子的未来就会好上一点点。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也会更好。

page2: 为未来而教;为未来而学 (铂金斯个人简介) 戴维•珀(po4)金斯是哈佛大学教育研究生院资深教授,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 哈佛大学“零点项目”创始人之一,与霍华德•加德纳一起,作为“零点项目”的负责人共同工作超过25年。从最初成立至今,50年来,零点项目致力于研究智力、理解、思考、创意与人类的学习等相关议题,吸引了来自全球近20个国家和地区的研究者、老师。

传统教育体系中,有很多知识在学习者日后的生活中并没有什么用,即无法发挥生活价值。例如,二次方程式这类数学知识在未来生活中几乎没有用到的机会,那么,这样的知识有没有学习的必要呢?如何辨别具有生活价值的学习和知识?传统教育如何才能突破种种障碍,不断创新教育方法,为学习者提供更实用、更有生活价值的学习? 也许,我们需要以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待教育,在教育中既关注已知,也关注未知。也许,我们需要一种更具有“未来智慧”的教育视角,在复杂而多变的世界努力培养人的好奇心、启发人的智慧、增进人的自主性和责任感,引导学生积极地、广泛地、有远见地追寻有意义的学习。

想象一种教育,其中的大部分课程都能带来全局性理解; 想象一种学习,它能够给这样的理解带来生命力,使其长存,并且支持终生学习; 想象一个世界,大部分人在接受基础教育之后,对基本的政治活动、个人健康护理、经济行为、生态责任、人际社会交往,以及其他许多概念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并以此为发展方向。 如果走在大街上的芸芸众生都能够灵活而敏捷地处理问题,那么,我们的社会该多么不一样!

这是珀金斯提出的教育理念:为未来而教,为未知而学,这也是我欣赏的一种教育理念。

page3:我的科普实践:面向未来的儿童教育 (爱贝睿学堂与我的节目) 我和朋友阳志平,王薇,赵昱坤等人在2015年成立了儿童脑科学公司爱贝睿,属于安人心智集团旗下独立子公司。作为中国领先的儿童脑科学公司,爱贝睿集结前沿科学家与技术高手,以「科学养育、育儿育己」为理念,服务于中国家庭,提供以「脑科学与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儿童教育产品。

伴随消费升级时代来临,儿童教育行业的思维升级也是势在必行———升级升向哪里?在孩子的教育中,「花钱」从来是比不过「花时间」和「花心思」的。在欧盟、美国与中国纷纷启动人类脑计划的今天,脑科学以及人工智能等方向无疑是儿童教育行业升级的最佳选择之一。2013年1月,欧盟宣布投入10亿欧元;2014年4月,美国宣布投入45亿美元,启动人类大脑研究计划。人类脑计划是科学界公认的,继人类登月计划、人类基因组计划之后最为激动人心的里程碑事件。

不少儿童教育公司宣传开发儿童大脑,却从不懂大脑,数十年如一日地坚持传播「左脑右脑分工论」、「大脑只用10%」这些错误的神经迷思。因此,爱贝睿团队伴随人类脑计划成长,率先集结前沿科学家与技术高手,致力于新一代儿童教育产业发展。

如果说未来国家竞争在于高素质人才之争,那么一个民族未来就在于那些咿呀学语的儿童。如果每个妈妈在儿童发展的早期多掌握一些靠谱的脑科学与儿童心理学知识,学会「聪明养育」,那么,孩子的未来就会好上一点点。一个国家的未来发展也会更好。

正是基于「国家智力工程」这个宏大愿景,为了更好地普及「聪明养育」理念,爱贝睿团队在过去一年, 先后推出了针对家长的新型家长大学—— 「爱贝睿学堂」与针对儿童的新型儿童教育盒子—— 「爱贝睿盒子」。「爱贝睿学堂」作为依托微信生态链的新一代移动端家长课堂,累计为百万家长提供了由爱贝睿家长教练主讲的在线育儿课程。课程广受好评,如用户所言:科学育儿,听爱贝睿。同时,爱贝睿团队以前沿认知科学、儿童心理学为基础,开发了包括《情绪星球》、《情绪大营救》、《和生气做朋友》在内的「情绪盒子套装」等新一代儿童教育盒子。

page4:欢迎更多人加入,共建国家智力工程 (为中国的智力崛起而奋斗 )

CHANGELOG

  • 王彭创建